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尝试通过Ralf Moritz和Ernst Schwarz两本《论语》德译本中对文化特色概念的部分翻译实例对两位译者的个人风格进行比较和分析。风格在学术界历来是一个经常被论及的话题。然而直至今天,风格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它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对于译者个人风格(在这里主要指写作风格)的论述,也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人主张译者的“隐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将原作的风格放在第一位。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赋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权利,使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然而有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源语文本的风格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亦或是语言方面的,亦或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能完全地在目的语文本中得以体现。由于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译者的个人风格是不可避免的。面对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者应尽其所能,凭借个人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跨越障碍,运用目的语重新组织文本,力求体现出原作的风格,同时又使译文带有了译者的个人风格。Ralf Moritz和Ernst Schwarz两位德国译者笔下的《论语》也呈现了不同的翻译风格。由于《论语》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本文将主要关注两位译者对“仁”和“孝”两个文化特色概念的翻译和诠释。这两个概念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能否正确全面理解和诠释它们,是走进儒家思想世界的关键。译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将两个概念中所蕴涵的思想价值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根据刘宓庆关于风格可知性的风格理论,本文将对比分析两位译者关于“孝”的六个翻译实例和关于“仁”的九个翻译实例。从对翻译实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翻译和诠释“仁”和“孝”这两个文化特色概念时,无论从遣词造句上,还是在处理原文中的修辞手法上,两位译者的选择都呈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由此而形成了他们各自的风格。借助于目的论和关于文化、语言和翻译关系的理论,本文试图研究哪些因素对译者的个人风格产生了影响。源语文本中的文化特性,目的语中既有的语言手段,译者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其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期待都会对译文产生重要影响,并共同打造出各具特色的译者风格。在处理翻译风格的问题上,译者应该准确识别原文中的风格特征,并努力再现原文风格。在一定情况下,做出必要的取舍。同时,不同风格的译作适合不同的读者群体。因此译者的个人风格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最好的译作,只有可能符合某些读者口味和期待的译本。译者的个人风格使对原作的阐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德语研究领域对译作及译者风格的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做过《论语》德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真诚地希望本文对两本《论语》德译本中“仁”和“孝”两个文化特色概念的翻译风格的分析可以使读者对西方译者如何理解和阐释《论语》这一儒家经典著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为中国译者将来翻译这部儒家经典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