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主体,是社会成员的基准性身份和角色,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承载者。公民意识是与“公民”概念相伴而生的一种现代法治下的民众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民主化进程以及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国家与个人关系模式也处于急剧变革之中,其中个人独立因素与社会力量不断增长,作为国家与个人之间中介的良性互动模式——中国公民社会正在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而作为中国公民社会基本成员和主体建设者的“公民”,在这一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本文所关注的。
从政治文化层面来看,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更应是一个凸显公民文化精神的社会。同时公民社会的内在价值追求只有以公民日常思维:行为的文化态形式渗入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得以长久彰显。而在我国这样一个“臣民”政治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要积极建构一个成熟的、理性的公民社会,形成先进的公民文化,首要的就是健全的公民意识的培养。
尽管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呼吁改造国民性、培养公民意识,但时至今日,国人的公民意识依然不尽人意。没有健全的公民意识的养成,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因缺乏人这一关键因素而停滞不前。因此,探究公民意识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关系,掌握新时期我国公民社会对公民意识发展提出的本质要求,探索公民意识培养和塑造的途径,进而实现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为公民社会培养更多合格公民就成为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之意,显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除过导言外,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公民社会一般理论的分析。首先从本文的逻辑起点——“公民”概念谈起,缕析公民概念的历史渊源和涵义。基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公民”概念的不同理解,本文尝试从多学科角度对“公民”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公民社会理论进行简要梳理,建构本文对公民意识研究的理论背景。最后,引出本文论证焦点——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和构成。
第二部分分别从与公民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建设、社会主义自治力量形成这四个方面论证公民意识发展对公民社会建构的重要性,使本文研究意义更加突出。
第三部分基于公民意识对公民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论证,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意识的现状进行理性考察和分析。本文尝试从公民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社会意识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本文化的概念理解和现状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第四部分在应然层面上,在现阶段我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大环境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不仅提出了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目标,还进一步探讨了实现此目标所需要的宏观保障机制和微观策略措施,使得本文的逻辑思路有始有终、体系更加完整。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助政治科学的实证方法、描述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动态追踪的方法,欲从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公民意识及其理论构架进行中国化的设计。
本文选取政治文化层面中的公民意识作为研究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一个维度,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公民意识的相关理论体系放在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这一特殊环境下进行全面系统历史地梳理和归纳,将公民意识与公民社会发展相联系来进行研究。同时在阐释中国公民社会理论的同时还对当前转型期公民意识发展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剖析,并在培养的途径上力图做出有针对性和独到性的思考。尽管笔者的研究未免稚嫩,但笔者愿意竭尽全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