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针刺和艾灸两种不同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及相关机理。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为切入点,观察针刺和艾灸对于IB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差异;以IBD小鼠为研究对象,初步揭示针刺和艾灸对IBD小鼠的干预效应及机理差异。通过对针刺和艾灸两种干预方法的疗效差异及作用特点进行研究,为临床针灸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IB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艾灸组、阳性药物组。针刺组和艾灸组选取患者的天枢(双侧)和足三里(双侧)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20分钟,连续2周。阳性药物组给予患者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IB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疗效评价评分表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中医症状积分为次要结局指标,并通过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DQ)对针刺和艾灸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观察并分析针刺和艾灸在IB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差异。2.将60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阳性药物组。空白组小鼠正常饮水,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阳性药物组饮用0.75%浓度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水溶液复制IBD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干预。针刺组和艾灸组选取小鼠天枢(双侧)和足三里(双侧)进行干预,每天1次,每次15分钟,连续2周。阳性药物组给予美沙拉嗪(200 mg·kg-1)灌胃,每天1次,连续2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体重、摄食饮水、活动度、反应度、排便性状),结肠组织形态,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观察结肠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液和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NF-κB、IL-1β、IL-17、IL-6、IL-10)含量,明确针刺和艾灸对IBD小鼠的干预效应;通过16S rDNA技术对各组小鼠粪便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寻找针刺和艾灸作用的关键菌群。通过GC-MS和LC-MS技术对小鼠结肠内容物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筛选针刺和艾灸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探究针刺和艾灸对IBD小鼠作用效应差异及机理。结果:1.针刺和艾灸对IB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1)治疗总有效率:针刺组总有效率81.48%,艾灸组总有效率82.14%。两者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症状积分:治疗2周后针刺组和艾灸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01)。针刺和艾灸的组间比较,中医症状总积分未显示明显差异(P>0.05),但在单一症状中,两者体现的调节能力不同。针刺治疗后腹痛的中医症状积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艾灸治疗后肠鸣矢气和形寒肢冷的中医症状积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3)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针刺和艾灸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和艾灸二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针刺和艾灸对IBD小鼠的实验研究结果:(1)针刺和艾灸干预后,两者小鼠的体重上升,相对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组织的损伤程度减轻,血液中和结肠组织中的TNF-α、NF-κB、IL-1β、IL-17、IL-6的含量下降,IL-10的含量上升。(2)针刺和艾灸均可调节IBD小鼠的菌群失调,但两者对IBD小鼠菌群结构组成及差异菌的影响不同。在属水平上,两者共有差异菌19个,针刺特有差异菌14个,艾灸特有差异菌3个。(3)针刺和艾灸均可调节IBD小鼠代谢紊乱,但涉及通路不同。两者共有通路16条,多与炎症、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相关。针刺特异性调节精氨酸的生物合成,艾灸特异性调节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传导,卵巢甾体生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与氨基酸代谢、神经信号传导、能量代谢以及抗炎相关的通路。结论:1.针刺和艾灸对IBD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在整体疗效上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在单一症状的调节能力显示不同,针刺对缓解腹痛的作用更强,艾灸对于肠鸣矢气和形寒肢冷的调节作用更明显。2.针刺和艾灸均可改善IBD小鼠的病理状态、减轻肠道黏膜损伤,调节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改善肠道菌群失衡,调节代谢紊乱。但二者对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差异菌属的调节不同。两者均可调节IBD小鼠的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但艾灸在氨基酸代谢、神经信号传导、能量代谢以及抗炎相关的通路的调节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