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化学方法对罗丹明6G进行了还原。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光谱对罗丹明6G的两种形态均进行了表征。结合荧光光谱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结果,初步探讨了罗丹明6G的氧化-还原过程的可能机理,并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数据进行了处理,验证了机理的可信度。
第二部分是罗丹明6G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定量分析研究。该部分考察了银胶作为SERS增强基质时,其浓度、银胶颗粒尺寸大小等对物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的影响。选择了以银胶基体拉曼带作为参考信号(称为内标信号),以样品高灵敏的表面增强拉曼带与基体拉曼信号的强度之比作为定量分析的响应信号,从而消除了不同次测量之间由于样品池,基体效应,仪器光学误差等因素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0-9M~5.0×10-7M的低浓度范围内,R6G的相对强度与其浓度呈正比,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0-10M。
第三部分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Ⅲ)、Rh(Ⅲ)、Pd(Ⅱ)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Ⅲ)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Ⅲ)、Pd(Ⅱ)两种离子则对该二元体系产生显著的荧光敏化作用。考察了EDTA对贵金属离子、小檗碱及DNA三元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贵金属离子与DNA可能的键合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