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时期,工业用地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经历了快速化和持续化的扩张进程,由其催生出的耕地资源被侵占、工业用地粗放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仍不容忽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等要求下,科学认知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对高效开展工业用地扩张管控,实现工业用地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已有建设用地及工业用地扩张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市为研究区,深入开展工业用地扩张特征研究,分析扩张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提出工业用地扩张优化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为了详细刻画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基于工业用地出让这一政府行为的视角,从工业用地出让数量、面积和成交价格的时空分异特征切入,集成了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和标准差椭圆等模型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工业用地扩张规律。(2)2006-2017年间,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经历了从快速的“外延扩张”向“集聚化”和“紧凑化”模式的转变。具体来看:第一,“外延扩张”的显著特征是工业用地以“东北-西南”为主要方向,由中心城区向两端进行延伸;远城区的阳逻、盘龙、纸坊、蔡甸、汉南、临空港等卫星城镇发展较为迅速,成为工业园区布局的热点区域;且这些热点区域的工业园区对周边小规模、零散的工业园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效应”,扩张模式趋于“理性”。第二,工业用地出让数量、面积和成交价格的基尼系数在2010-2013年这一阶段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784、0.733和0.752,是分布最不均衡的阶段,而2014-2017年这一阶段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不均衡性有所好转。第三,工业用地扩张的重心在不断向北迁移,扩张的重点区域向东西湖-黄陂-新洲等北部远城区靠近,标准差椭圆长半轴和短半轴比值在不断降低,方位角发生明显变化,扩张格局趋于“紧凑化”。第四,在工业用地扩张的范围方面,工业用地出让数量扩张的范围最广,其次为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工业用地出让成交价格的扩张范围最小。(3)从交通条件、科学技术、城市规划和土地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其中,交通条件通过提升工业用地可达性合工业原材料的需求程度驱动工业用地不断扩张;科学技术则依赖R&D等科技活动指标的提升,借助武汉科技密集型城市的独特优势,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的发展力度,促进工业用地更多地用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城市规划是通过六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依托特定时期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对工业用地的布局进行阶段性的规划,逐步促成现阶段武汉市工业用地布局;土地政策驱动则是武汉市近年来出台的“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强市”、“远城区千亿板块计划”等政策,促进工业用地发展由“利用效率提升”向“远城区扩散”再到“高质量扩张”模式转变。(4)根据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状况,基于工业用地扩张优化调控的目标和集聚性、层次性、生态学和系统性等基本原则,提出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优化调控建议和策略:要合理促进工业用地向较远城区扩散,疏解中心城区压力;推动工业用地扩张格局分层分区化,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努力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度,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协调工业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美丽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