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信息化和娱乐化时代,在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中,文献纪录片以其自身的历史厚重感而具有不可取代性,它作为纪录片创作的一个主要类型,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票房以及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新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下,各大电视台都加大了对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投入力度。 文献纪录片中,最不可或缺的是其特有的文献价值,作品中运用的文献资料内容是否丰富、覆盖面是否广、运用是否巧妙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献纪录片本身的权威性与历史价值。历史影像文献是最接近过去历史事件与事实的文献资料,它的记载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传播方式与记录手段,所以说,历史影像资料是构成文献纪录片的重要元素,正是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为文献纪录片提供了叙事的基础,使其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创作中普遍采用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叙事策略:“细节化”、“口述体”和“再现式”,在文献影像叙事的过程中,作者尽量抓住观众的历史盲点,并将历史影像进行艺术处理,为观众提供一个鲜明且多元化的审视历史的角度;历史的艺术化,关键在于要将这段历史的真实思想、事物本质传递给观众,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历史,同时营造出较强的可视性,以生动和富有表现力的手段把历史再现于荧幕,从而给受众以审美享受和思想启迪。 作者在面对大量的历史文献时,关键在于对历史的认识,“选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创作者们应根据作品的主题对资料进行深入的搜集、辨别、研究、合理的取舍,从而深刻了解这些资料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并赋予其艺术的解读。在选用影像资料时,创作者应严肃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不能有意或随意地张冠李戴、以假乱真。真实是纪录片历史影像的生命线,也是其魅力所在,所有的纪录片都以真实为创作基础,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再现在镜头中,用真实客观的影像去叙述,同时加大对历史影像的解读。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文献纪录片通过影像文献与多种元素的巧妙结合进行叙事策略上的创新,寻找叙事手法新的可能性,充分发挥纪录片影像的视听语言传达作用,为观众构建一个生动真实的历史影像媒介。 笔者有幸参与创作的文献纪录片《走向海洋》于2011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这是一部融合了历史题材、军事题材、政治题材于一体的大型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该片注重将影像艺术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当代文化思考和媒介事件的背景下高度整合,找准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在挖掘了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画面的重构、叙事的创新、历史的再生以及话题的延伸。创作人员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了近百年的相关历史影像资料,并进行合理的运用,呈现了很多首次曝光的历史影像,使热爱历史和军事的观众们得以多方位的领略历史的真谛,了解中国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给大家以历史与知识的享受。本论文在对已有理论进行梳理的同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分析、归纳、总结,这种基础性研究对于完善纪录片的创作理论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献纪录片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继续着它进一步探索创新的步伐;作为电视纪录片工作者,应该迎合这样一个重要的现代化转型,以多元的视角,关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历史和自己同时代的各种重要事件具有高度敏感性,努力挖掘和记录历史的进程以及人类的文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