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进行细致方言调查的基础上,依托导师及学界语言理论研究和语言运用研究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方言学、文化学和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观点、方法,通过对南城方言特殊语汇“自然”、“社会”两大类别,“生物”、“社会”两大特征和“普遍”、“独有”、“潜在”、“公认”、“隐含”五大性质以及地域特征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对比研究分析,揭示了方言特殊语汇的独特文化价值,衬托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并探讨相关的语言学、文化学和社会人类学等问题。文章以丰富的语料和社会调研资料阐明了方言特殊语汇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关系:方言特殊语汇构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方言特殊语汇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整体面貌、方言特殊语汇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理论源泉。文章指出:方言特殊语汇由鲜明的区域特征而反映强烈的地缘个性,由强烈的地缘个性而烘托浓厚的民族一般。方言特殊语汇以最基本的语言形式、最直观的取譬表现、最明了的交际思维,折射出最深刻的社会底蕴、最广泛的文化内涵、最普遍的处世哲理、最有力的世像鞭挞和最真实的人生取向。方言特殊语汇凝聚了人们的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交际经验,是人们全部社会经验的总结、整体内心世界的展示和完全真实思维的体现。方言特殊语汇反映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迫切愿望,对精神、物质文明的执着追求,对统治者和统治阶层的基本要求,成为人们全部社会活动的物质宝库。文章以方言研究成果论证民族传统文化,力图刷新学术界对方言特殊语汇的认识,并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从而为现实社会生活需要服务。 全文共四十五万字。其中正文约二十六万字,附录约一十九万字。附录为《南城方言特殊语汇例释》,所选条目按“自然”、“社会”两大类,“天文地理”、“农事活动”、“生物环境”三小类和“处世哲理”、“行为评判”、“祈使请托”、“身心感受”、“事像百态”、“传统习俗”六小类排列。为避免篇幅过大,论文提交为正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