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有大量以-able,-tive,-ous,-ory,-ary等为后缀的由动词转换而来的形容词,即动源形容词。这类形容词的语义十分微妙,其语义并非完全是派生词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潜在意义。大体上讲,这类形容词的语义有饱和度高低之分。所谓低语义饱和度是指这类形容词语义所指与其形容词化之前的动词形式语义大致一致,即与某种动作和行为相关,形容词化后并没有添加多少新的词汇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类形容词只改变了语法意义,如competitive的“竞争的”之义。所谓高语义饱和度是指其语义直接关联到与该动作或行为密切相关的其他实体,如该动作或行为赖以发生的主体,工具,地点等等,如competitive的“(产品或价格)有竞争力的、(人)好竞争的”之义。本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英语动源形容词高语义饱和度的义项上。动源形容词的这类语义所指看似无规律可循,但实则可以通过观察根动词论元结构即相应的题元角色找到规律。 本文首先以*able,*tive,*ous,*ory,*ary等为正则式,在《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中检索符合条件的英语动源形容词,选取结果中的前500高频词,筛选不符合要求的词例。然后以动源形容词根动词的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和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s)为观察视角,对所选取的动源形容词词义进行分类描写以总结规律。 本研究发现英语动源形容词的语义所指与根动词所激活的题元角色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论元结构看,其语义既可以关联外部论元(external argument)——动词最大投射之外的论元,也可以关联内部论元(internal argument)——动词最大投射之内的论元。关联外部论元时,从题元角色角度来看,其语义关联多为感知体(percept)和施事(patient)。关联内部论元时,既可以指向直接论元(direct argument),也可以指向间接论元(indirect argument);从题元角色角度来看,前者语义关联多为主体(theme)、受事(patient)等,后者多关联处所(location)和工具(instrument)等。 其次,在对所选取的动源形容词进行充分分类描写的基础上,本文对语义关联中规律性的现象和非规律现象提出了一定的理论解释。研究发现,并非根动词(root verb)激活的所有论元都能进入到动源形容词的语义之中。根据实例研究发现,动源形容词语义整体上讲与内部论元关联更加密切。这表明,生成语法中的主宾语不对称原则(subject-object asymmetry)——外部论元和动词的关系没有内部论元与动词的关系密切——对英语动源形容词高饱和度语义的形成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当然,这种制约作用也会有例外情况,而这些例外情况往往又是由人类的认知规律所致。 最后,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了英语动源形容词高语义饱和度和低语义饱和度形成的总体趋势。根动词使用频次越高,语义越具体,则相应的动源形容词的语义饱和度就越高。高语义饱和度的动源形容词,语义关联除施事(agent)和受事(patient)外,还经常关联主体(theme)、工具(instrument)、处所(location)等角色成分,而低语义饱和度的动源形容词语多数情况下只关联施事(agent)和受事(patient)。望本研究结果对指导中国英语学习者科学预测和理解英语动源形容词语义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