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掺杂型纳米TiO<,2>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治理污染的技术相比,以纳米TiO<,2>为主的多相光催化氧化技术因具有许多优点而倍受青睐。但是,目前以TiO<,2>为基础的光催化技术还存在太阳能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虽然通过掺杂的办法能改善和提高TO<,2>的光催化活性,但是其取得进展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当前光催化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采用简单有效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和S共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运用IR、XRD、TEM、BET、XPS、DRS等多种表征手段。其结果显示共掺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变小,吸收边带红移到710nm,从XPS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存在S<,2p>和N<,1s>的信息。 以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为模型,比较了共掺杂的纳米TiO<,2>与纯的纳米TiO<,2>以及单独掺杂N或S的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与纯TiO<,2>和单掺N和S的TiO<,2>相比,共掺杂的TiO<,2>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有显著的提高。另外,本文还考察了pH值、光源、有机物的初始浓度、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Langmuir-Hinshelwood模式,对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表明不论是以高压汞灯还是以太阳光为光源,其反应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太阳光下,N和S共掺杂的TiO<,2>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效率与纯。Ti02相比,由57%提高到90%,即太阳光的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N和S共掺杂的纳米TiO<,2>与肌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作用。通过处理变温荧光的数据,可以得知在26℃和45℃的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67×10<3>(mol/L)<-1>和2.02×10<3>(mol/L)<-1>,两者作用过程的△H=-24.84KJ/mol,△S=14.8J/(mol.s)。
其他文献
二(N-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胺)硫配体由于吡啶的配位能力强,加上硫桥和吡啶亚甲基的半柔性特征,因此这类配体可以和许多过渡金属离子配位组装,得到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本论文研究
不同结构的无机一有机配位聚合物在选择性催化、吸附、分子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选择无机一有机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基元时,除了考虑各
近年来,有机硫化合物的脱硫偶联反应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有机分子中的其他化学键相比,C-S键具有较低的键能、易于与过渡金属络合等特点,因而在有机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另一方面,含硫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有机合成的原料十分易得。综合以上优点,对有机硫化合物的脱硫偶联反应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综述了脱硫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探索了嘧啶硫酮/硫醚类化合物碳硫键断裂与C-C键形成的方法以及基于
众所周知,衡量一家传媒的实力与运作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如何。正如传媒界专家喻国明所指出的,“传媒的影响力,就是传媒作为咨询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
随着全球石油工业和海洋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海洋石油泄漏和含油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已经对人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研究开发清洁高效的油污清除材料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
本文用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了聚合有机物/氰桥配位聚合物/铂化学修饰电极。借助于此修饰电极优良的电催化和抗毒化性能,对几种有机小分子醇电催化氧化反应的伏安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属铂电极表面修饰的氰桥配位聚合物可对小分子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产生显著的协同催化作用。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综述该部分简述了燃料电池的发展背景、特点、分类、应用及其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直接醇类燃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