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城镇空间格局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当中。在当前我国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对城镇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依据点轴系统理论中的“点-轴-集聚区”观点,借助丰富的现代技术手段和相对可靠的测度方法,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城镇节点、城镇联系、城镇集群三个角度对湖北省城镇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以下3个部分:(1)城镇节点的格局及演变研究。首先在提取出1992、2002、2012年湖北省城镇空间的基础上,构建灯光指数模型,测度各城镇规模,分析城镇规模的格局及演变;然后计算两两城镇节点之间的最短交通时间,分析城镇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及其演变。结果发现,武汉、襄阳、宜昌、黄石、鄂州-黄冈、荆州、十堰是湖北省规模等级最高且地位稳固的城市,其中武汉的极核地位十分明显,城镇的可达性与规模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可达性好的城镇往往是位置居中、周边城镇密集的城镇节点。(2)城镇联系的格局及演变研究。分别采用城镇联系强度模型、总量模型和隶属度模型,测度分析两两城镇节点之间的联系格局、各个城镇的对外联系总量格局和各个城镇节点隶属度格局。结果发现,城镇联系的强度、总量、隶属度受城镇灯光规模、区位居中性、周边城镇的密度、与高等级城镇的可达性等因素的影响,1992-2012年湖北省城镇联系的整体连通性大大改善,各城镇节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密切。(3)城镇集群的格局及演变研究。首先根据各城镇的首位联系方向,分析城镇之间的支配和隶属关系;然后采用凝聚子群分析法,对主要城镇进行“小团体”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节点和联系格局,对湖北省城镇集群的格局及演变做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黄石和鄂州-黄冈、宜昌和荆州、襄阳和十堰有着较强的凝聚性,孝感、随州之间联系则相对松散,但它们与武汉之间的凝聚性都很强,并在更高层级上与黄石和鄂州-黄冈很好地凝聚在一起;荆门与宜昌和荆州的联系稳定且逐渐增强;1992-2012年,在湖北省域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分别以武汉、宜昌、襄阳为核心的三大城市群;恩施因为位置偏远,未来可作为一个小型城镇组群重点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