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付费的非义务教育,目前,这种付费的非义务的模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例。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让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通过高等教育成长成才,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供养大学生的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关注和研究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实现在教育面前人人入学机会均等。深入探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体现教育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研究贫困大学生的成果不多,大多拘泥于理论上的指导思想研究、资助类型研究或对贫困大学生相关的问题的研究,对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模型化研究国内还没有。本文综合分析了美国、英国和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思想和建设过程,归纳介绍了这三个国家各自的特点,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归纳、中外对比等研究方法,笔者提出了能体现资助体系宏观运行情况和内部相互关系的8个指标,并以据该指标的体系为脉络进行了中外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建议。笔者提出的中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八个指标为:1、宏观质量指标,2、宏观效率指标,3、高等教育直接投入指标;4、社会参与指标;5、福利程度指标;6、人文关怀指标;7、学生发展社会导向性指标;8、学生贷款积极性指标。有效地运用指标体系的指标和特征进行双向的研究,并得出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这些研究过程,进一步论证了这一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方法以及所反映的指导思想,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体系研究提供具体的研究模型,其研究的结论可以为我国资助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根据本文的分析,我还指出了中国资助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和改进途径,主要表现在:1、增加资助手段,改善手段单一的局面;2、鼓励多经济主体的参与,调动非政府的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3、增加资助力度;提高政府投入,贷款额度,重视一般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建设;4、增强借贷意识,加强宣传与引导。5、建立某种形式的信用机制,推行国家至少是大学生的个人资信制度;6、重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提高人文关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