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一片式可折叠后房型人工晶体在睫状体平坦部进行缝线固定术的疗效,为临床手术医生在今后工作中选取人工晶体悬吊位置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此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2014年3月到2017年7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进行经巩膜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诊治的病人共70例,按照人工晶体悬吊固定的部位划分这类病人为A、B两组,A组37例(37眼)行人工晶体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术,B组33例(33眼)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以上手术均由该医院眼科中心的同一位医师完成。手术后通过裂隙灯检查了解A,B两组术后发生角膜水肿、房水细胞、房水闪辉及色素播散的情况,同时结合眼部B超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进行观察辅助了解人工晶状体是否发生位置改变及相关并发症。分别详细记录A、B组各个病人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屈光度误差(术后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测得的真实屈光值定为等效球镜度数,和手术前所测算出预留屈光度之间的差值定义为屈光度误差)、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应用SPSS 22.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现在将此次研究获取的结果从以下四个指标呈现。1.屈光度误差:A组病人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屈光度误差绝对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力:A、B两组病人术后裸眼视力跟术前相互比较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比术前好,术后1个月比术前及术后1周好,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最好状态也趋于稳定,以上各时间段彼此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B两组病人之间裸眼视力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眼压:术后第1天A组1例、B组2例病人发生眼内压超过23 mmHg,术后第2天A、B两组均有1例病人出现低眼压(眼压<10mmHg)。随访观察过程中根据眼压变化采取对应处理措施,最终均恢复至正常范围。A、B两组病人眼压均在术后1周达波动高峰,比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都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病人间在术后1周和1个月眼压进行对比,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病人间在术后3个月眼压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A组37例(37眼)术后出现3例人工晶体襻跟虹膜后表面碰触紧密,2例色素播散综合征,2例反向瞳孔阻滞,其发生率依次是:8.10%,5.41%和5.41%;没有出现色素性青光眼及前房积血的病人。B组33例(33眼)术后出现24例人工晶体襻与虹膜后表面接触紧密,24例色素播散综合征,21例反向瞳孔阻滞,12例色素性青光眼,2例前房积血,其发生率依次是:72.73%,72.73%,63.64%,36.36%和6.06%。A、B两组手术后都没有发生人工晶状体倾斜与移位、缝线线结暴露腐蚀、眼内感染、视网膜脉络膜脱离和黄斑病变等情况。结论:此次研究发现,经巩膜睫状体平坦部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具备安全性及可行性。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术后具有屈光度误差小,人工晶体预留度数可直接获取,视力恢复良好,术后眼压稳定及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跟睫状沟相比较,睫状体平坦部更加合适被选择用来悬吊人工晶状体。该术式的远期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有待我们长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