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释文》引音的音义匹配和六朝音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bg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释文》是汉魏六朝时期集大成的音义书。书中海量的音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陆德明审定的音切;一类是陆德明录存的汉魏六朝诸家音切,我们称之为引音。 《经典释文》引音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重大问题上研究结论不一致,在音义匹配上存在大量的问题。并且,音义匹配上存在大量的问题是直接导致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以《经典释文》的引音爲材料研究音义匹配。我们把音切考辨纳入到音义匹配当中,以大量的例证爲事实基础讨论“音义匹配的性质和意义”、“音义匹配的复杂性”、“音义匹配的方法”等理论问题。并且,对《经典释文》5000多条引音一一进行考辨,区分有效音切和无效音切、爲字头注音的音切和不是爲字头注音的音切,对有效音切一一进行匹配。无效音切指不是用来注音的音切,包括释义的直音、明通假的直音和辨字形的直音。那些不是爲字头注音的音切,其中,有的爲异文注音,有的爲传注注音,有的爲形近字注音,有的爲同义字注音,有的爲本字注音。一是在对《经典释文》引音进行音义匹配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法,统计音类自切和混切的情况,以探讨六朝音。 要达此目的,我们必须先对《经典释文》中的引音进行提取。由于《经典释文》注音的体例很难董理,有些音切的主名极不容易判定,在提取《经典释文》引音的时候,我们只能以宁缺毋滥、尊重事实的总原则爲前提确定提取《经典释文》引音的原则。确定原则之后,我们运用XML技术对《经典释文》的引音进行了全面的标记和提取,提取之後分家进行统计。根据我们的统计,《经典释文》所引音切应爲百又余家,离230余家相差甚远。 通过《经典释文》引音的音义匹配研究,考辨出了为数不少的特殊音切,发现了以往研究中许多音义匹配方面的错误。 在音义匹配的基础上,对《经典释文》引音透露出的语音信息做了比较全面的归纳: 1)声类 (1)两晋时期轻重唇不分,南北朝时期有分化的趋势。 (2)舌头舌上已分。 (3)庄组精组已分。 (4)泥娘混切情况各音注家反映不一。 (5)日泥、日娘有少量混切。 (6)以定有少量混切。 (7)云匣有少量混切。 (8)云以有少量混切。 (9)清音浊音有少量混切。 2)韵类 (1)通摄、江摄各韵系有少量混切。 (2)止摄各韵系有少量混切。 (3)遇摄各韵系有少量混切。 (4)蟹摄咍韵系灰韵系有少量混切。 (5)祭薛有少量混切。 (6)臻摄痕韵系魂韵系有少量混切。 (7)效摄宵韵系萧韵系有少量混切。 (8)果摄歌韵系戈韵系有少量混切。 (9)宕摄唐韵系阳韵系有少量混切。 (10)梗摄庚韵系耕韵系有少量混切,梗摄清韵系青韵系有少量混切。 (11)流摄尤韵系幽韵系有少量混切,流摄侯韵系尤韵系有少量混切。 3)调类 《经典释文》引音的调类系统与《切韵》音系相同;但有少量的字声调归类不同。 从《经典释文》引音的音义匹配透露出的语音信息来看,各家语音系统基本一致。我们认为,从整体上来看,《经典释文》引音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通语音。不过,《经典释文》的引音也透露出了一点方音信息。
其他文献
白萝卜富含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梨的10倍。白萝卜还具有抗病毒、抗癌功效。近年来国内一些医学家研究发现,将白萝卜中含有的干扰素诱生剂物质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发现其体内的恶性肿瘤缩小50%-60%,而越辣的白蘿卜含有这种干扰素诱生剂越多。
期刊
民间一直有“孕妇忌口”的说法,以至于很多准妈妈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孕妇忌口到底是迷信还是科学呢?我们就四个最普遍的说法做个分析。  ●说法一:吃山楂容易流产  正解:做熟吃就可以。许多孕妇不解:为什么酸甜可口的山楂不能吃?其实,是因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经乙醇浸出物提取为静脉注射液,对兔子进行实验,发现有降压和收缩子宫的作用。但事实上,我们吃的山楂与这个是两回事,而且通过消化道摄入与静脉注射
期刊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这段时间特别想吃东西?是身体出问题了吗?其实,我们的身体是非常聪明的,正常情况下,它吃够了就会觉得饱,停下来。不过,下面这几种状况,通常会让人的食量明显增加。  1.疾病恢复期  比如说,受伤、发烧、手术等情况之后,身体组织需要修复。拔牙、胃肠炎等情况下,暂时影响到进食和消化能力,也会出现营养欠账。所以,在进食能力和消化能力恢复之后,身体想多吃点,把前一段时间减少的营养补回来,
期刊
食用大蒜或服用含有大蒜提取物的營养补充剂通常被认为是降低胆固醇、血压水平和患心脏病风险的一种天然方式。  近日,韩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发芽的大蒜比新鲜的大蒜更加有益心脏健康,含有更多的抗氧化成分。发芽5天的大蒜,其抗氧化活性要强于新鲜的大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