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竹叶图像复合特征的竹亚科植物分类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竹林资源极为丰富。由于竹类植物种间形态相似度高,开花结实周期长,且开花通常伴随着竹林的衰退和死亡,以花果形态结构为主要依据的被子植物传统分类法和DNA分子技术均无法完全解决竹类植物的分类问题。随着智慧林业的发展,新形式下的“数字竹类识别”是现代竹分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多特征融合的竹叶图像处理技术探索竹亚科植物分类的新途径,降低人工识别的困难,对促进竹分类系统的科学统一,实现竹类植物机器化识别,研究竹种特征参数的定量化、竹亚科系统发育树和种间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在四川省长宁县“世纪竹园”和青神县竹林湿地采集的共17属70种竹类植物叶片为样本。通过数字扫描仪获取正常大小竹叶图像,通过数码相机获取大型竹叶图像,共得到3500张图像,并以此建立BZY竹叶图像数据库。从BZY数据库中选取15属44种1760张健康成熟竹叶图像(包含12种单轴型竹、18种合轴型竹和14种复轴型竹),每类竹种选取30张图像为训练集,10张为测试集。通过Matlab2018b编程软件对选取的竹叶图像进行归一化、灰度化、改进中值滤波、图像分割、形态学滤波和边缘检测的预处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形态学特征提取Hu几何矩、纵横轴比、面积、形状参数等16维形状特征;应用灰度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提取能量、对比度、熵等10维纹理特征;采用改进的扇形投影傅里叶描述子(SP-FD)提取80维SP-Forioer特征;利用40个Gabor滤波器提取400000维特征,并通过PCA降维输出300维Gabor特征。最后利用训练集数据对极限学习机、支持向量机、概率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4类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最优训练模型,并对测试集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最终分类识别率。本研究基于竹叶图像复合特征,探讨竹亚科植物分类新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Matlab 2018b编程软件完成了44类竹种叶片图像的预处理过程,基于竹叶形态学提取得到图像形状、纹理特征向量值,结果表明这些特征值均遵循Weibull分布,反映出竹叶片年龄、变异和着生位置的不同。(2)提取的竹叶图像特征值能数值化反映竹叶真实特征,对叶脉纹理粗糙度、叶形宽窄度等微小特征的描述也更为精确化和科学化,因此,可作为竹类植物分类学的定量化参考依据。(3)竹叶图像提取的形状、纹理复合特征值能有效提高竹叶图像分类识别的精度。在单轴型竹、合轴型竹、复轴型竹和综合分类上最高提升了20.00%、15.56%、7.86%和12.5%分类识别精度。针对单一特征和复合特征,极限学习机(ELM)对12种单轴型竹、18种合轴型竹、14种复轴型竹和综合分类的最高识别正确率分别为72.50%、75.56%、80.14%和85.00%。(4)在处理小样本问题时分类精度高,而随着竹属内竹种数量的增加,分类精度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在80%以上,且对变种也具有高识别正确率。在竹变种的识别中,达到100%分类精度。在同属竹种的识别中,绿竹属(Dendrocalamopsis)、倭竹属(Shibataea)和矢竹属(Pseudosasa)最高竹种识别率均达到100%;牡竹属(Dendrocalamus)和大明竹属(Pleioblastus)最高分类正确率可达到95%以上;刚竹属(Phyllostachys)和簕竹属(Bambusa)最高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5.56%和84.44%。在不同属的识别中,15属竹种(每属选取1类)进行识别,分类精度也可达81.33%。(5)本研究利用训练集数据对极限学习机、支持向量机、概率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最优模型,再分别对测试集数据进行识别,最高分类率达到72.45%。极限学习机对于竹叶图像分类识别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但因同种甚至同株竹种上叶片特征具有的区间性和复杂性,分类器的性能还有待改善和提升。综上所述,竹叶图像在小样本数时分类识别率高,但样本量高时分类精度偏低,与竹叶相似度、图像提取特征维数和分类器性能相关。因竹叶形态的高相似度和区间波动性,竹叶图像的分类识别是一项复杂且艰难的工作。随着特征提取和分类器性能的改善,图像处理技术能为竹亚科植物分类识别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的耕地,目前我国一直也是食用稻米的消费大国。各种非生物胁迫,例如低温、干旱、高盐等对水稻的影响贯穿整个生育期,决定了其产量和品质,最终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稻已具备了各种快速感知和应对外界环境波动的策略。因此,研究和利用水稻响应外界胁迫的适应性,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培育具有强耐受性的水稻新品种,在不良环境下保证粮食产量显得尤
攀西干热河谷区是地球上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严苛的气候条件,导致攀西干热河谷极不适宜植被生长,分明的干湿季,造成土地荒漠、沙化现象严重,生态治理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该区域生态治理的基础,土壤是植被恢复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巨菌草(Pennisetum sp.)作为一种优质多用途草,被引种作为该区域植被恢复物种,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为
稻瘟病作为危害水稻生产和品质的三大病害之一,每年因为稻瘟病引起的水稻粮食产量减少达到了将近30%。目前,抗性品种的培育和化学农药的施用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由于稻瘟病菌非常容易发生变异而形成新的生理小种,培育抗性水稻的周期又过长;而化学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危害严重,因此,寻找有效的、环保的稻瘟病防治手段对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拮抗作用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手段由
一个发育完整且良好的根系系统可以为地上部分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研究小麦根系对小麦的遗传改良至关重要。根系基因GNOM1是在水稻中正向调节籽粒大小和粒重的重要基因,而我们对其在小麦中的同源基因Ta GNOM1知之甚少。本研究对Ta GNOM1基因进行了基因结构分析、蛋白结构分析、进化分析、启动子区域分析以及表达模式分析。此外,本研究对大麦(Hordeum vulgare)、水稻(Oryza sati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3AL染色体臂含有一个天然隐性Ph基因ph-KL,能够诱导其与黑麦或易变山羊草杂种F1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但是ph-KL在六倍体背景下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能力还不清楚。本研究以含有6VS.6AL罗宾逊易位系Pm99915-1为外源供体,中国春(CS)ph1b为对照,以原位杂交(FISH和GISH)与分子标记为检测技术,评价ph-KL是否能诱导6VS和6AS配对重组。
近年来,图画书在少儿市场中的比重也不断提升。作为图画书典型代表的绘本在悄然之间进入很多家庭,甚至走进了校园,深受学生欢迎。绘本独特的教育价值也正在被学校和一线教师所了解,很多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都对绘本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实践。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受生理和心理的制约,绘本阅读能力还有待提升。特别是一些农村乡镇小学,亲子阅读普及程度不够,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还是在学校,因此一线教师
大麦nud基因是控制大麦皮裸性状的关键基因。与大麦一样,栽培燕麦也根据籽粒性状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为探明燕麦nud同源基因与燕麦皮裸性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方式对燕麦中的nud同源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功能进行预测,同时对燕麦属不同物种的nud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基于获得的序列对燕麦属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燕麦属物种中nud同源基因(nud-like)长度介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是全球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更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全球的小麦遗传改良均面临着遗传资源丰富度的瓶颈问题。为提高普通小麦的产量、抗性和品质,大量的小麦外源物种被广泛挖掘和利用。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 ex Kuo,2n=2x=14,Ns Ns)作为我国特有物种,蕴
二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及其氧化态(NAD+)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重要辅酶,参与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并在细胞物质代谢以及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NADH是由烟酰胺、腺嘌呤和两个核糖环通过焦磷酸盐桥的连接所组成的,通常会以游离的折叠构象和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展开构象两种形式,动态平衡地存在于水溶液中。在生物体内,一些金属离子对NADH所参与的酶促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人
藻类植物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农业利用和工业利用等经济价值。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去分析它们在分类、系统发育上的意义。Rubisco酶是叶绿体基质中的主要可溶性蛋白,它包含8个相同的大亚基和8个相同的小亚基,其催化位点主要位于大亚基上,而编码该大亚基的基因则是rbcL基因。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选用绿藻门、红藻门、硅藻门、裸藻门、褐藻门、隐藻门和甲藻门的rbcL基因建立系统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