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信息风险是资本市场永久的话题,也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长期任务。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改善的制度保障。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监督费用,阻遏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人的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使得投资者成为拥有足够信息的证券交易者,避免盲目跟风投资,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高效、可持续发展。鉴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机构投资者群体欠发达,个人投资者居多,同时我国采用核准制,而没有采用注册制。在此背景下,政府对证券发行严格管制,资本缺乏一定的竞争,容易致使个体投资者产生依赖感,发行人披露内容程序化和形式化。上述我国特殊的背景,结合行为金融学的有关理论,本论文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信息泄露、及时性三方面研究会计信息风险和价格惯性的敏感性,进而分析信息不对称程度扩大会计信息风险水平,导致投资者运用价格惯性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投资回报率,解释了在文献中观察到有更强惯性的股市中存在着更大的会计信息风险,进而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改进以及如何减少投资者的盲目“跟风”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效率市场假设、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采用DSSW模型理论预期会计信息质量与价格惯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选取2010年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全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修正DD模型计算的盈利质量衡量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公告日前20日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衡量信息泄露水平、用预约披露与实际披露的差异天数来衡量信息披露及时性。在此基础上运用修正Fama-French模型,剖析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信息泄露水平、及时性与价格惯性的敏感性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理论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受制于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缺乏、中介机构的中介功能未充分发挥、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有五个主要特点,包括:1.发行初期,市盈率较高,发行溢价;2.股权结构仍以“一股独大”为主,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并不明显;3.行业分布并不是单一的高科技信息产业,但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集中;4.投资者以散户为主,市值规模较小,但上市公司家数增加迅速;5.重视信息披露制度框架的构建,但是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尚在萌芽阶段。实证剖析研究发现:1.在短期投资中,价格惯性现象显著,采用价格惯性策略能显著的获得超额收益率,但在长期投资中,价格惯性现象有多减弱。2.信息披露质量对价格惯性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和我国投资者的非理性和行为偏见有关。3.信息泄露水平越低,价格惯性现象越显著,侧面说明了较高会计信息风险水平扩大了价格惯性现象,致使超额收益率的产生。4.信息披露延迟,价格惯性现象减缓。本文的最后部分包括第六章,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以及投资者理性投资行为提出政策建议——建立非理性投资行为制约机制三角:1.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迫不及待,解决披露公式化,实现实质重于形式的目标。2.鼓励自愿性信息披露,重视对“软信息”采用要素资本的披露方式。3.致力于提高个体投资者会计和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中介功能,迫使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自身信息披露行为,从源头控制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