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R.Hedw.ex DC.)是一类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全世界已报道胶锈菌属61个种,我国记载共有16个种。胶锈菌冬孢子阶段寄生在柏科(Cupressaceae)植物上,引起桧柏等植物枝条肿大或丛枝;锈孢子阶段转主寄生在苹果亚科(Maloideae)植物上,造成苹果、梨、山楂等植物提早落叶,病果畸形,降低其产量,甚至造成树木死亡,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由于胶锈菌锈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出现的时间、寄主并无关联,所以很多分类学家把锈孢子与冬孢子阶段的特征分别作为独立的分类依据来进行物种的划分,仅少数学者通过人工接种,明确了一部分胶锈菌的生活史,并结合锈、冬孢子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物种的划分。因此,仅利用形态学界定的种及其种间关系还有待于确认,而且大部分胶锈菌的生活史也不明确,从而导致胶锈菌在种水平的划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利用系统发育学来进行胶锈生活史确定,通过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正确界定胶锈菌的物种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采集和借阅了我国胶锈标本747份,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利用内转录间隔区2(ITS2)、核糖体大亚基(LSU)和翻译延长因子(TEF-1a)等基因片段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并完善了胶锈菌属种间形态学分类依据。锈孢子包被细胞和孢子的表面纹饰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锈孢子器的长短、开裂方式,包被细胞和锈孢子的大小可作为辅助分类依据;是否具有夏孢子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分类依据,且夏孢子表面是否具有疣突及夏孢子的大小是主要分类依据;冬孢子细胞数、大小、芽孔数目及分布方式是主要分类依据,冬孢子堆的着生位置、形状和引起的寄主病状可作为辅助分类依据。2.明确了我国胶锈菌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构建了可用于我国胶锈菌分子鉴定的系统发育树。其中TEF-1a基因表现出较高的变异速率,其构建的单基因系统发育树具有和ITS2+LSU+TEF-1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一致的结果,因此可用于我国胶锈菌属物种的快速分子鉴定。3.确认了我国5种胶锈菌的生活史。通过将不同生活史阶段获取的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锈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而有效地明确了 G.asiaticum、G.fusisporum、G.lianhuashanense、G.przewalskii、G.yamadae 这5种胶锈菌的生活史。4.明确了我国胶锈菌属的种类、寄主及其地理分布。本研究表明我国现有胶锈菌 27 个种,其中 6 个新种,分别为G.huanglongense、G.lianhuashanense、G.niitakavamense、G.przewalskii、G.xiaamiense、G.zhuoniense;1个新纪录种:G.unicorne;1个新组合种:G.echinulatum;并重新确认了 3个种,分别为G.distortum、G.nanwutaianum和G.sikang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