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女性生殖道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所占比例为20%~30%,约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近年来,全世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大约7.4万女性死于子宫内膜癌,主要是由于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故能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且具有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标志物显得极为重要。肿瘤的发生是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情况共同影响的结果,而机体本身的遗传因素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表观遗传学在肿瘤发生中作用是一个新的领域,其中重要的且较被公认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是DNA甲基化。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的高甲基化,导致其表达沉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MBD4(methyl-Cp G-binding domain 4),又称MED1,与调控细胞周期和调节凋亡等方面的作用有关,并能降低Cp G突变,抑制肿瘤的发生。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肺癌中的表达已有相关报道,但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难题。KISS-1被发现于黑素瘤,近期发现其与肿瘤的转移抑制有关。目前大量实验证实KISS-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不少学者对KISS-1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然而,有关KISS-1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关系的研究尚少。为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BD4及KISS-1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SP法检测45例正常子宫内膜、6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BD4和KISS-1蛋白的表达。每例石蜡组织块均做4μm连续切片6张,两张分别作MBD4及KISS-1染色,两张分别用作HE染色和空白对照,另两张作补片之用。用PBS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 MBD4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MBD4蛋白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体的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在60例被检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有16例MBD4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7%。在4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27例MBD4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 MBD4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BD4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高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子宫肌层浸润、淋巴转移、雌激素暴露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MBD4蛋白在低年龄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高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KISS-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KISS-1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体的细胞质中,在60例被检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有13例KISS-1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2%。在4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35例KISS-1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KISS-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ISS-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高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雌激素暴露时间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KISS-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子宫肌层侵润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子宫肌层侵袭程度增加,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下降。结论:1 MBD4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提示MBD4蛋白可能参与抑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2 MBD4蛋白的缺失与发子宫内膜样腺癌进展和转移等中晚期事件无关,MBD4蛋白在低年龄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高年龄组,可以推测MBD4蛋白的表达降低可能与年龄的增长有关。3 KISS-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提示其表达的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4 KISS-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有明显相关性,随着侵袭程度增加,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下降。提示KISS-1蛋白缺失与发子宫内膜样腺癌展和转移等中晚期事件有关,有望作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转移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