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水生态健康及供水安全。目前,混凝作为水处理工艺中的基础环节,对后续工艺如过滤、消毒、膜过滤等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出水水质。微塑料易被水环境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附着,从而影响其表面性质以及在水体中的分布状态,且自然水环境中微塑料成分复杂、形态各异,不易被去除。聚乙烯微塑料随着水中停留时间的增加,在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影响其在水中的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水生态健康及供水安全。目前,混凝作为水处理工艺中的基础环节,对后续工艺如过滤、消毒、膜过滤等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出水水质。微塑料易被水环境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附着,从而影响其表面性质以及在水体中的分布状态,且自然水环境中微塑料成分复杂、形态各异,不易被去除。聚乙烯微塑料随着水中停留时间的增加,在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影响其在水中的分布;第14天时聚乙烯微塑料表面出现较多的附着物,包括细菌、藻类、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等,该阶段生物膜较为粗糙,但到第28天时,表面生物膜已经完全形成,生物膜表面平滑、各类菌群已经开始大量增殖,表面有胞外聚合物产生。生物膜对聚乙烯微塑料也有一定影响。生物膜影响了聚乙烯微塑料颗粒的亲疏水性、表面官能团,受到了生物膜不同阶段表面生物分泌物质的影响,微塑料表面亲疏水性随着生物膜形成的不同阶段先减小后提高;聚乙烯微塑料表面官能团出现了C-O键和C=O键的振动峰,表明其表面产生了风化或者水解,C=O基团会对聚乙烯微塑料颗粒表面的疏水性有一定的影响。低剂量混凝剂投加下硫酸铝和氯化铁对聚乙烯微塑料去除率很低,不足10%;增大混凝剂投加量会提高聚乙烯微塑料的去除率,硫酸铝在80 mg/L时去除效率最大,为45.19%,且去除效果优于氯化铁,高浓度硫酸铝混凝剂的投加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导致去除率下降。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添加,使得微塑料去除从22.93%提高到了44.52%,絮体平均粒径也由68.56μm增加到了169.05μm,絮体由松散变得紧致。在硫酸铝在50 mg/L的投加量下,pH值的变化(4~9)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对聚乙烯微塑料的去除影响较大,聚乙烯微塑料颗粒的去除率随着水体pH值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pH值为6时聚乙烯微塑料的去除率达到了40.25%,效果最好。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硫酸铝及硫酸铝联合聚丙烯酰胺去除模拟水样中微塑料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和模型拟合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浊度去除率在34.23%至94.23%;微塑料去除率在4.12%至40.52%。对试验数据拟合,建立3D模型和等高线图,通过模型预测结果,当硫酸铝投加量为39.202 mg/L、聚丙烯酰胺14.357 mg/L、pH为6.78时混凝效果最优,此时浊度去除率达到92.007%、微塑料去除率达到33.959%;按照模型最优条件设计实验,选取硫酸铝投加量为39mg/L、聚丙烯酰胺投加为14.3 mg/L,水质pH设置为6.7,得到浊度和微塑料去除率分别是91.91%和33.02%。随着水样初始浊度的增加,水体中的胶体颗粒物数量增加,提高了胶体碰撞几率,改善聚乙烯微塑料和浊度的混凝去除效果,水体中絮体增多,对聚乙烯微塑料的网捕和吸附作用增加;腐殖质浓度对聚乙烯以及浊度去除率影响不大,腐殖质通过和硫酸铝混凝剂中Al3+络合沉降作用、OH-之间的范德华力以及离子键等相互作用达到去除。同一粒径下,细长型聚乙烯微塑料的去除效率高于球型微塑料;微塑料粒径越小,去除率越高;两种形态混合形态下,球型微塑料去除率高于细长型微塑料,这与混合形态下,球型微塑料含量占比大有关,不规则微塑料的速率常数高于对称微塑料,且絮凝的速率常数越高,去除率就越高,微塑料的大小、形状和表面形态在混凝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膜的形成提高了聚乙烯微塑料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从5.25%提高到了56.81%,到28天时,微塑料生物膜基本形成,此时微塑料去除率显著提高,达到了32.26%。水体中大分子有机质一方面会影响微塑料表面官能团的去质子化进程从而影响其表面电荷,进而影响静电斥力;另一方面,微塑料表面官能团会与水中离子发生桥连作用,影响微塑料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微塑料浓度会影响其在水中的集聚效应,当聚乙烯微塑料在水体中含量较高时,会存在表面粘滞效应,影响其被絮体吸附沉降的效果,且当聚乙烯微塑料含量超过600个/L时,电荷从正电荷变成了负电荷,在水样pH为7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对微塑料进行静电吸附,且静电斥力较小,容易形成更大的微塑料条团聚体,此时聚乙烯微塑料去除效果较好,而浊度则以吸附和网捕作用为主,电荷变化对浊度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微塑料在水环境中受到范德华力、静电斥力以及非DLVO力会影响其稳定性,微塑料颗粒间的远程范德华力势能会导致颗粒相互吸引,而水中微塑料浓度提高会导致颗粒间间距减小,加大彼此间的吸附。
其他文献
湖荡是河湖水系连接的关键缓冲节点,对太湖及周边水系污染物拦截、水质净化和生态系统调节具有重要的影响。受人类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的影响,外源物质输入湖荡内导致湖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这不仅抑制了湖荡内水生植物的生长、破坏了湖荡生态系统而且阻碍其水资源利用及功能的发挥。宛山荡是太湖流域典型的过水性湖荡,于2019年3月~6月在宛山荡西北湖区通过地形重塑和生态缓冲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生境条件,促进湖
自同构是李代数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研究成果。Heisenberg李代数是一类重要的幂零李代数,其自同构的研究进展却稍显缓慢。2007年,张海山等得到了 Heisenberg李代数自同构的充要条件,从而使这项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2018年,张彦等用矩阵的方式对Heisenberg李代数自同构群的结构做了进一步探讨,得到了 5维情形下Heisenberg李代数自同构
紫外线吸收剂(UV-filters)是一类具有芳香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稳定性强、难分解、易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繁殖与生长发育。且由于亲脂性,它的毒性易通过食物链传播富集。UV-filters在环境水样中浓度水平低,且复杂的基质效应会干扰其含量测定,因此急需建立一种高效、绿色、便捷的定量检测方法。结合漂浮有机液滴固化技术的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
在工业3C自动化产线中,大功率紫外光源(UVLED)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固化和UV喷墨打印等工业领域中。在LED光源使用过程中存在光衰和调光补偿问题,以往的光衰测试参数单一,尤其在UV固化领域中,光衰补偿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在线式LED光衰检测方法,实现对UV固化过程中的光衰进行监测,采集存储得到的大量测试数据为LED光衰补偿和寿命快速评估提供依据。针对LED光源光衰因素问题,首
偏光片作为液晶显示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显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质量会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像效果,对偏光片进行表面缺陷检测已成为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依靠人工检测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传统检测方式提取特征泛化能力差,而深度学习能够从大量数据中自主学习,提取到的特征更具有代表性。本文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完成偏光片表面缺陷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量的氨氮进入水体后会引起藻类异常繁殖,导致水质下降和影响环境卫生。吸附法具有低能耗、高效等特点,是去除水中氨氮的有效方法之一。净水污泥含有丰富的土壤颗粒、铁铝氧化物等物质,其表面粗糙、多微孔,还含有大量的Fe、Al、Si的活性位点,因此对水中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实验以净水污泥为原料,在不同的焙烧和改性条件下,通过研磨-改性-造粒-焙烧等工艺制备改性颗粒吸附剂,以氨氮吸附量为衡量指标,筛选得
纺织印染工业中产生的印染废水色度高、毒性强,难以通过传统生物法进行处理。高级氧化技术(AOPs)被认为能够有效去除该类有机物,因其具有降解速率快、氧化性强的特点。其中,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具有p H值适应范围广和氧化还原电位强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用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的非均相催化剂尖晶石型铁酸铜(Cu Fe2O4)进行改性研究,通过引入石墨烯(GO)和过渡金属C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标志着中国正式确立了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简称“双碳战略”),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正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双碳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工业化深入发展,河道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并因此囤积了大量疏浚底泥,这些疏浚底泥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二次污染。相关研究表明,将疏浚底泥烧制成陶粒,能够同时兼顾资源化利用与避免二次污染。近年来,全氟己酸(PFHx A)逐渐在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出来,其对人类身体健康是一种潜在威胁。PFHx A性质稳定,很难通过传统的生化方法去除,而吸附法可以将其从水体中高效去除,并且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电梯群控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以优化电梯调度,在缩短用户等待时间、降低电梯运行能耗和机械损耗等方面成效显著。然而,在一般的住宅建筑中,往往单元内设置电梯少,空间约束和成本约束决定其需要简易、高性价比技术和方案等原因,多年形成的住宅建筑规范和惯例,一般不为电梯设计群控系统。近年来,城市高层住宅大量涌现,大量通过消防连廊共用多部电梯的住宅中,节能降耗、提升业主用梯体验等现实需求亟需相应的电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