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围产期处理,以期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期保健及围产期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更切实的指导,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8至2014年间足月分娩的8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患者中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并排除由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实验室检查至少3次血检提示血小板低于100×10~9/L。将研究组中所有病例按照病因分为GT组,ITP组,其他原因组。记录产妇的年龄、孕产次,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骨髓象,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结局等多项指标。分析并比较各亚组的病因构成、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妊娠结局及围产期处理。并选取同一时期血小板计数正常的85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69例(占81.2%),所有病例均为孕20~28周首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ort,ITP)10例(占11.7%),除6例孕前确诊外,另4例为孕20周前首发并在孕期及围产期确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6例(占7.1%),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red plaques,SLE)2例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3例及子痫前期1例,6例均未进行规范产检。GT中自然分娩58例,剖宫产11例;ITP中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7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4例。产后出血GT组4例(5.7%),ITP组4例(40.0%),其他病因组2例(33.3%)。其他病因组病例孕期缺乏规范产检及相应治疗,多在晚孕分娩期及产后随访中确诊。部分GT组及ITP组在孕期产检时予以维C、升血剂及糖皮质激素口服、无一例输血小板。对照组自然分娩70例,剖宫产15例,后出血1例(1.2%)。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大部分以GT为主,其次为ITP。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包括系统性红癍狼疮、再障等)少见。重度血小板减少多见于ITP和其他病理性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原发病的情况及产科因素。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增加。应严格筛查排除病理性因素,加强规范诊断和治疗,应加强产后随访,避免病理性血小板减少的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