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体成分和骨密度特征,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607例正常体检中老年人群(40-70岁)为研究对象,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20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体成分(体脂肪、骨骼肌含量、身体水分含量、蛋白质、矿物质含量、体脂百分数、去脂体重);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腰椎T值、腰椎骨量值、股骨T值、股骨骨量值。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1为骨量正常,-2.5≤T值≤-1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需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之间体成分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年龄组间的体成分变化情况及骨密度变化情况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体成分分析:男性组中,40-49岁组、50-59岁组、60-70岁组在骨骼肌、蛋白质、矿物质含量、身体水分含量、去脂体重方面依次呈现下降的趋势(p<0.01),在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女性组中,40-49岁组、50-59岁组、60-70岁组在骨骼肌、蛋白质、矿物质含量、身体水分含量、去脂体重方面依次呈现下降的趋势(p<0.01),在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方面依次呈现上升趋势(p<0.01)。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体成分差异分析可以看出,男性在骨骼肌、蛋白质、矿物质、身体水分含量、去脂体重方面显著高于中老年女性(p<0.01),在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方面则显著低于后者(p<0.01)。2.骨密度分析:男性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70岁组在腰椎T值、腰椎骨量、股骨T值、股骨骨量方面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且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所占百分比依次上升(p<0.01)。女性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70岁组在腰椎T值、腰椎骨量、股骨T值、股骨骨量方面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1),且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所占百分比依次上升(p<0.01)。男性与女性之间骨密度差异分析可以看出,男性组在腰椎T值、腰椎骨量、股骨骨量方面显著高于女性组,两者在股骨T值方面没有明显差别。3.骨密度与体成分相关性分析:骨量正常组在骨骼肌、蛋白质、体脂肪、矿物质含量、身体水成分、去脂体重、BMI多项体成分检测指标方面显著高于骨量下降组(p<0.001);中老年男性骨量正常组体脂肪相对于骨量减少组明显升高,体脂百分比没有明显差异,而中老年女性以上两项体成分均无明显变化。利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中老年男性腰椎以及股骨骨密度与体成分骨骼肌、蛋白质、体脂肪、矿物质含量、身体水分含量、去脂体重、BMI呈正相关(p<0.01),与体脂肪比无相关性(p>0.05),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股骨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性(p<0.01);中老年女性腰椎以及股骨骨密度与体成分骨骼肌、蛋白质、体脂肪、矿物质含量、身体水分含量、去脂体重、BMI呈正相关(p<0.05),与体脂肪比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中老年人群体成分和骨量随着年龄增加呈现流失的趋势,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通过对人体成分的分析,可对骨密度异常作出预判,为科学调整膳食及合理运动提供依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尽早预防、发现代谢相关性疾病。
其他文献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症状不典型,易致误诊。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急诊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49例,其中16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为32.6%。现将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我院在人工流产术中选择氧化亚氮(笑气)吸入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6月~2005年12月自愿手术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妇女220例,年龄19~43岁,孕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如何在严控耕地红线的基础上,改善耕地质量、挖掘耕地粮食生产潜力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由于耕地质量优劣更多
禽沙门氏菌病(Avian Salmonellosis)是指由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中多个成员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该病不仅能通过直接接触进行水平传播,而且可以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养禽业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增强,给禽沙门氏菌病的治疗带来困难。鸡作为沙门氏菌主要宿主之一,在沙门氏菌的散播及食品污染方面扮演着重
近年来随着宫腔镜诊断和宫腔镜手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宫腔镜检查正在逐步替代诊断性刮宫,它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