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商业空间的表征形式也逐渐发生着转变,商业空间除了是商业售卖的空间载体,也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公共社交和休闲娱乐的共享空间。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特色街区的概念应运而生,塑造与发展城市中的特色街区,对于整体城市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在运用感性工学和建筑类型学等方法的基础上,选取合肥市特色街区罍街为研究对象,对特色街区外部空间进行心理感知的评价,并对特色街区的外部空间进行视觉偏好分析,同时对特色街区外部空间的建筑元素、构成色彩进行量化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建筑导则,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出得出特色街区更新的设计方向和改造策略。 研究以合肥市特色街区罍街的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对罍街的外部空间进行SD评价实验,将外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空间类型,即开敞传统的空间、丰富宜人的空间和鲜活时尚的空间。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分别得出街区外部空间的感知因子、氛围因子和形态因子的得分,进而把握被试者对街区环境氛围的心理感知评价。 进而对外部空间进行眼动实验,分析观察者对空间要素的观察喜好,论证相关因素对视觉注视的影响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空间要素的RGB值、空间要素在画面中的位置与第一次注视前时间和总注视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在置信度为0.01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空间要素的大小与空间要素的RGB值与总注视持续时间的相关性较其他影响因素明显更强。总结了空间要素的视觉吸引力指数,得出传统语汇(1.32)、店招店牌(1.16)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休憩空间(0.45)、现代语汇(0.16)、景观绿化(0.02)的吸引力次之,而公共艺术(-0.12)与可识文本(-0.97)的吸引力相对较弱。通过将表征视觉注视偏好的热力图与样本因子得分的雷达图进行的比照分析,探讨各典型空间要素与不同街区的外部空间感受之间的关联性。 在此基础上,对街区外部空间进行基于孟塞尔色彩坐标系的色彩量化研究,分析外部空间各构成要素的色彩表现和街区整体的色彩分布属性在饱和度一项中,各实验组的色彩选用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连续性,在整体上是较为连贯的。在亮度和色相的评价指标中,亮度的色彩连续性较色相的色彩连续性表现更好,亮度的色彩差值较色相的色彩差值更小,特色街区罍街的外部空间色彩,其色相变化相较明度的变化更为突出,色相在外部空间序列中的差异更为明显。对眼动实验中空间要素的色彩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为了进一步挖掘空间要素的色彩表现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上的表现特征,进行了RGB色彩转译后的相关性分析。在得出空间要素在样本中表现差异的基础上,可发现空间要素的明度与色相和饱和度皆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色彩的明度值在其色彩表征上占一定程度的主导地位,进而探索空间要素的色彩与视觉注视之间的关联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特色街区的外部空间塑造提出综合性的优化和更新策略。 研究综合运用SD评价法,眼动视觉分析法和色彩解析法,对特色街区的外部空间环境的优化提升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创新性。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适合合肥特色街区外部空间的优化策略,对未来合肥市特色街区建设以及在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城市风貌的整合统一与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