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靠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点是保障培训资金的有效投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农村劳动力资源发展严重滞后,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差距较大,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作用,保障培训资金的合理投入和有效使用,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把着眼点放在21世纪中国农村,以农村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以培训的需求和投资为视角,以人力资源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供需现状、培训投资市场、投资主体行为、投资约束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培训经验的比较分析,立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实际需要,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实践需要的政府诱导型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机制,并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提出了政策建议,有利于后续培训工作的全面、协调、健康开展。   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在介绍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之后,重点梳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培训成功经验、我国的相关培训政策和培训项目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启示,指出相关理论发展与理论研究薄弱之处,确立研究的突破方向。   第二章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属性及投资机制。探讨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公共性范围,根据劳动力培训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将培训分为三类:接近纯公共物品培训、中间性准公共物品培训、接近私人公共物品培训。详细阐述了三类培训的区别与特点,引出投资机制的概念,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现状和投资中的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章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的市场分析。研究发现,三种类型培训由于公共性范围不同,各自的市场供需特点有明显的差异,接近纯公共物品的培训需求一般不表达,中间性准公共物品培训的私人要素和公共要素都不容忽视,共同作用实现供需平衡,接近私人公共物品的培训可以遵循市场机制的原则,通过市场调节达到最优配置。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准公共物品,其投资市场具有市场失灵和逆向选择现象,要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并且在投资中要兼顾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第四章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中的投资主体行为。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主体主要分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人对培训的参与意愿强烈但投资意愿不足,企业大多愿意使用有技能的员工而不愿意出资培训,由于培训存在正外部效应和市场失灵,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中起重要作用,提出构建政府诱导型农村劳动力培训供给模式。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机制的构建。根据培训中公共要素和私人要素的范围,系统分析了不同属性类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资比例,接近纯公共物品的培训政府是主要出资者,接近私人物品的培训根据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供给,一般准公共物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建立培训投资多方互动机制。   第六章对策建议。结合上述分析研究建立政府诱导型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筹资手段、根据需求决定投资等对策建议。   第七章结论。总结全文主要内容,提出文章没有研究到位,有待进一步思考的相关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我国钢铁行业从2000年产能1亿多吨迅速扩张至2015年8.06亿吨。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钢铁行业从暴利时代逐步进入到了
传统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在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不仅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层面需要加速突破追赶,而且在面对行业人才流失严重、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的困境下,纷纷积极探索转型
EPC 总承包模式是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采用比较多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也是建设部门在国内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发包模式。随着国内EPC 总承包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