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有别于目前商品化的产品,其高效,广谱和微毒的特性成为目前水稻和蔬菜杀虫剂市场上高毒农药替代的优秀候选产品。但如何正确使用该种杀虫剂,延缓其在农业操作中的使用寿命和合理的抗性治理是对新型杀虫剂产品管理的一个深远且有意义的研究。
本文着重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活性和对蔬菜、水稻、玉米及甘蔗上主要抗性害虫和检疫性害虫的田间防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杀虫活性:氯虫苯甲酰胺具备良好的杀初孵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活性(约80%),与甲维盐和多杀菌素相当。在跨层特性的研究中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其标签用量下(50ppm)可通过跨层转移作用控制在甘蓝叶片背部危害的小菜蛾,药剂处理后4天,害虫死亡率达到100%,其提供了很好的作物保护效果。水稻作物上的传导试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其标签剂量(33.3ppm和66.7ppm)下可通过其在作物体内的传导功能,控制水稻二化螟(chito suppressalis),处理3天后作用二化螟的防效分别为78.125%和82.25%。在对小菜蛾致死中时间的研究中,LT50和LT90分别为0.805小时和2.975小时。
(2)比较和明确了氯虫苯甲酰胺在蔬菜上防治小菜蛾(P.xylostella)的使用剂量和方法:在小菜蛾低龄幼虫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5%SC1000倍,可有效防治小菜蛾保护作物,持效期达10天左右。
(3)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20%SC防治水稻大螟(Sesamia inferens)的剂量和时期:在大螟卵孵化高峰期使用,每亩8.33ml以上,每亩用水量为30升,一次施药可防治大螟枯心率达到90%。
(4)探索了氯虫苯甲酰胺20%SC对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的防治方式和使用剂量:在水稻移栽前2天,使用每亩10ml以上本田的剂量喷淋在对应面积的苗床上,在移栽后7-21天对稻水象甲的成虫防效能达到80%以上,在移栽后21-40天对幼虫的防效可达到70%以上。
(5)验证了氯虫苯甲酰胺20%SC防治玉米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的施药时期和剂量:在玉米2-3叶期全株均匀喷雾,使用每亩4.5ml的剂量,药后30天的保苗率达到83.33%。
(6)通过对甘蔗螟虫的药效试验提供了氯虫苯甲酰胺20%SC在防治甘蔗螟虫上的时期和剂量:在甘蔗移栽后30天左右全株喷雾,每亩16.7ml以上药后70天对枯心的防效在70%以上,且能提高甘蔗的生长量23.45%-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