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至诗歌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anfe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至(718—77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散文家,曾长期担任中书舍人,知制诰;生前是复兴儒学的积极倡导者,作诗撰文皆力主宗经,强调以六经为依归而鄙薄诡丽浮艳之辞,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全唐诗》今存其诗仅一卷,共46 首。其诗歌在思想内容上,从表现爱国精神和入世情怀、儒家君臣观、观乐知政思想、仁爱思想、中庸思想以及独善其身思想等六个主要方面反映出了其所继承的儒家传统思想;而在艺术表现上,贾至的诗歌清新流丽,颇具典雅之气;其古体诗中大量使用偶句、律句,反映出诗人“引律入古”的创新意识,且长篇五古大都一韵到底,一气连属,体长而充畅;其近体诗中对仗多为严整的工对,还出现了流水对、当句对以及借对等多种特殊的对仗形式,对对仗艺术做了积极探索;另外,其诗中的用典灵活多样,正用、反用、明用、暗用,兼而有之;炼字艺术亦生动传神,能够达到“诗眼”之妙。贾至在其当时的诗坛即上颇具诗名,与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等诗人大家都有过广泛的交游与诗篇唱和;李白在诗中多次将他比作西汉初的才子贾谊,杜甫则称其诗为“雄笔映千古”(《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并且其诗名在后世亦流传甚广,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把他列入了唐诗“大名家”之中(《沧浪诗话·考证》);《唐才子传》则称“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照、庾信”,而且,其诗也被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钟惺、谭元春的《唐诗归》、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王士禛的《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等历代多部著名唐诗选本所收录,尤其是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旧时一直被人们传诵不衰。因而,贾至在唐代诗坛以及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材,从微观上看是学校教育的经典、课堂教学的范本,从宏观上看却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得以传递的重要手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
关于“不成”的演变问题,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人进行过专门研究,以后又陆续有一些文章对此展开过讨论。然而,这些研究也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如大多数文章都采用先假设后验证的
本课题属于语言规范史研究,是教育部十五规划科研课题“中国语言规划史研究——唐宋元明时期”的子课题。   只要有人类交际的需要,就有语言文字规范的必要。语言文字规范既
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源于中国社会现代意识的发生,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反映。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是中国社会现代意识产生的原因,就中国现代文学而言,其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