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绘画程式的历史衍变研究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兰竹菊”被誉为中国画中的“四君子”。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梅兰竹菊”不但被赋于崇高的“君子之德”,其绘画作品还因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程式的简约性、典型性,理所当然地成为写意文人画最高的代表和典范。“梅兰竹菊”的绘画程式是在长期的历史衍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同时在中国画自律性发展的过程中,“观物取象”和由“直观”到“玄观”的观照方法在绘画程式的形成和衍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在“梅兰竹菊”程式的历史衍变中,“观物取象”的方法主要是“喻象”“影象”和“易象”这三种;其绘画程式则表现出强烈的“字构化”和“线构化”特征。“梅兰竹菊”的绘画程式在笔法、程式结构、笔顺、章法及四者的生发性等方面表现出与中国书法极为相近的特性。在历史衍变过程式中,“梅兰竹菊”的绘画程式也形成了由笔法程式、起手式、分部(分类)与归整法式、情境与景态范式、画法口诀、形制与章法范式、名家范式等构成的完整体系。因其简约性、典范性、体系性等优秀品性,“梅兰竹菊”的绘画程式从某种程式上凝聚和代表了中国画尤其是写意文人画最主要的绘画程式与核心理法。基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对中国艺术精神、中国画艺术特性的深入思考和清醒判断,潘天寿、张立辰在其中国画思想和教育体系中,将“四君子”作为中国画功技训练的必修课,并作为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张立辰还从他创造性的中国画认识论——“笔墨结构论”出发,结合他对“中国文化策略”“中国画的现代性”“中国画的承传”等问题的思考,将“四君子”功技训练的重要性做了新的阐发和提升。这也正是本论文研究课题的当下性和实践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在近些年,随着终端设备数量的巨大增加以及其对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有新的技术突破传统系统在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等指标上的瓶颈。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因其数量众多的天线,可在不增加系统时频资源开销的情况下提供足够高的空域自由度,获得更高的分集、复用与功率增益,从而成为无线通信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
“物性”艺术(Thingness Art)是针对20世纪初以来不断涌现的“以物为基础的”(object-based)艺术新样态的统称。相对于绘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形态,“物性”艺术发轫于20世纪初期来自现代主义艺术内部和外部的持续性实物变革和材料实验,并在20世纪60-70年代获得了规模空前的爆炸式发展,涌现出大量类型风格各异的“物性”艺术派别和作品案例。这一过程中,“物性”艺术日益获得了源自“物”
背景: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西方医学的还原论相结合,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观点,融合系统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理论成果的系统药理学为从分子水平上系统阐释中药作用机理指明了方向。对于中药作用机理的解析,既需要从微观层面(分子、生物网络)研究中药在细胞内影响的生物途径,又需要在人体整体模型的不同宏观层面(组织、器官、整体)了解效应在细胞、组织乃至器官间的传递,即从时间-空间不同水平上研究中药治
家蚕是鳞翅目昆虫研究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我国约有2000万户蚕农从事蚕业生产,养蚕业是我国农民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微孢子虫是一类宿主范围非常广泛的胞内专性寄生的病原真菌,其宿主包括线虫、果蝇、家蚕、兔和人类等,被众多学者喻为―寄生大师‖。迄今为止已鉴定208属,1,400种微孢子虫,其中15种微孢子虫已在艾滋病患者体内分离并鉴定。家蚕微粒子虫(Nosema bombycis
建成环境与人群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关注的永恒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9年超过60%。快速城镇化带来了经济与社会上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快速建设对人群健康带来的影响,诸如,快节奏、高强度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下人们体力活动缺乏导致超重、肥胖等慢性疾病。不少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和健康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量,有助于降低某
果实甜度是柑桔、苹果等水果的重要品质之一,它由糖、酸含量以及糖酸比决定。其中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是决定果实甜度或糖酸比等风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再者增加果实糖含量会导致果实货架期的缩短,因此调节酸度以提高果实品质已经成为园艺研究和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果实有机酸的含量与果实类型、基因型、果实发育等因素有关,并受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方式的影响。一般果实有机酸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积累,在
万物互联时代,新兴移动服务在带宽、时延、安全传输等方面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这促使作为关键基础承载设施之一的光与无线融合接入网朝着大容量、低时延、灵活可定制的方向不断演进,其开放性与兼容性正不断增强。但在网络攻击威胁日益复杂多样化的背景下,随之产生的安全漏洞使光与无线融合接入网的安全防护技术面临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光纤传输层面,现有安全防护技术难以高速率、低开销地抵御外部窃听威胁;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其贮藏器官-腺体(或腺毛)关系密切相关。了解次生代谢物质贮藏器官发生与形成的基因网络及其调控机制,能为实践中有效的调控植物次生代谢提供理论依据。其中,棉属(gossypium)植物的棉酚与其贮藏器官腺体(gland)是研究次生代谢工程较理想的一个研究模式。 棉酚(Gossypol)为锦葵科棉族(Gossypieae)植物特有,存在于色素腺体(pigment gland)中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带外力场的平均曲率流,它源于对一类Ginzburg- Lan-dau方程的漩涡运动的研究。这类Ginzburg-Landau方程是用来模拟非均匀II型超导物质和有变化厚度的三维超导薄膜的模型,而带外力场的平均曲率流是来刻划这一方程的漩涡运动。 首先,我们研究了Ginzburg-Landau方程的Cauchy问题,证明了该问题解的漩涡(零点集)在某个时间区间I内是由带外力场的
本文对粗糙集的模糊刻画与知识颗粒特征进行了研究。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是一种处理不完全和不精确信息的新型数学工具。近年来,该理论在计算机科学及多种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第一章对粗糙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粗糙集的基本概念等进行了综述。 在粗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