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及动物血清与组织液当中的一组蛋白质,它能够广泛参与到机体的抗微生物免疫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之中,是映现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补体的激活过程是一个级联酶促反应,且对热处理十分敏感,当补体的任一成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级联酶促反应,使补体的平衡机制出现问题。补体的异常与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临床疾病都关系密切。本文是在CH50溶血实验的基础之上,建立检测补体热耐受力的方法。并且尝试使用该方法检测健康体检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骨关节创伤患者的补体热耐受力,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探讨HLA-DQB1基因及端粒长度与补体热耐受力之间的关系,试图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上进一步了解影响补体热耐受力的因素。方法:1.分别以人的红细胞和兔抗人红细胞抗体来替代绵羊的红细胞和相应的溶血素进行溶血试验,利用补体对温度的敏感性,采用47℃和37℃两个温度下补体活性的比值计算补体热耐受力,得以建立总补体活性热耐受力的测定方法。同时通过不同稀释度、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补体热耐受力进行检测,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2.结合比率和幅度变化建立角度比较指数ACI,采用ACI进一步解释复杂事件中的定量变化,并通过常识判断以从新概念中评估不同基数的风险,以定量评估补体热耐受力检测方法。3.根据已经建立的补体热耐受力检测方法,检测健康体检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骨关节创伤患者的补体热耐受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证明该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4.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HLA-DQB1分型,统计分析补体热耐受力与HLA-DQB1之间的关系,从分子角度分析补体热耐受力。5.运用q PCR技术,对ACI较低组和ACI较高组各40例进行端粒长度测定及差异分析,以求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补体热耐受力的影响机制。结果:1.本试验采用人的红细胞来替代绵羊的红细胞,同时使用溶血效价为2的兔抗人红细胞抗体来替代兔抗羊红细胞抗体作为溶血素,在补体溶细胞作用和CH50实验的基础之上,利用补体对温度的敏感性,采用47℃和37℃处理后的补体活性比值进行补体热耐受力的计算,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成功建立了补体热耐受力的检测方法,补体热耐受力指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ACI结合比率和幅度变化,提供了对生物标志物更好的评估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基数、比率变化不同的复杂事件。并且可以定量评估补体热耐受力检测方法。3.糖尿病患者ACI均值为72.881±5.033,对照组健康体检者ACI均值为70.347±6.110,糖尿病患者的补体热耐受力比健康体检者弱(P<0.05),且两组补体热耐受力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肾病患者ACI均值为71.319±5.535,对照组健康体检者ACI均值为73.949±5.673,慢性肾病患者的补体热耐受力强于体检者(P<0.05)。骨关节创伤患者ACI均值为70.198±4.326,对照组健康体检者ACI均值为72.122±5.697,两者ACI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4.HLA-DQB1的各基因型的实际表达个数与理论个数无显著性差异,且在ACI较低组和ACI较高组之间,HLA-DQ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ACI较低组和ACI较高组标本间端粒长度无显著性差异,且ACI值与端粒长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成功建立了补体热耐受力的检测方法。2.补体热耐受力的检测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临床应用潜力。3.补体热耐受力不同疾病表现不同,补体热耐受力增加或减弱均可能有病理意义。4.补体热耐受力与免疫反应中抗原提呈给T细胞受体这一过程关系不强,并且其可能不受生物年龄和分子水平衰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