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并选择和决定问题的问题意识。与此对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指出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考量指标。基于此,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水平和学生回答水平的一致性进行研究,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水平和学生回答水平的一致性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增进师生问题意识和提高课堂问题质量。研究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出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水平”的“六个层次三个水平”框架,即:水平一(“记忆与理解”层次)、水平二(“运用与分析”层次)、水平三(“评价与创造”层次);第二,选取2016年河南省中学数学优质课大赛评选的9节“优质课”进行视频课例研究,对课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互动进行编码整理,利用SPSS22.0分析量化数据,探索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水平”与学生“回答水平”一致性情况及其他存在的问题;第三,进一步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水平”与学生“问题回答水平”在一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得到主要结果有如下几点:(1)教师“问题水平”方面,教师整体提问问题水平以水平二居多,但水平一的问题数量也不容小觑,水平三的问题数量最少;(2)学生“回答水平”问题方面,学生整体问题回答水平也是以水平二居多,且水平一与水平三的数量持相近水平;(3)教师“问题水平”与学生“问题回答水平”一致性情况,教师与学生的问答水平一致性较好;(4)教师所提问题的水平高低会显著影响学生的作答水平,且较高水平的提问得到学生同等高水平的回答越好;(5)最后通过对分组一致性分析,发现教学内容影响提问数量及问答一致性。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合理安排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2)教师适时减少提问的数量,适当增加高水平提问;(3)注重学生学情,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