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路系统职工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ema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辽宁省铁路系统职工干眼症的患病情况及探讨干眼症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2012年3~11月期间以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朝阳地区铁路系统职工正常人群为调查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式调查及眼部检查,问卷调查包括:(1)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2)干涩感、烧灼感、疲劳感、异物感、沉重感、眼红、分泌物增多、眼痒等眼部症状以及症状出现的频率。(3)眼部及全身病史。(4)生活、工作环境及个人生活习惯。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睑板腺功能检查。参考诊断标准对所得数据进行诊断,其结果按性别、年龄、职业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干眼症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完成问卷调查的共1238人,(男623人,女615人),干眼症患者共334人,患病率为27.0%。其中男性210人,女性124人,男性患病率(33.7%)高于女性(20.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中20-30岁组干眼症患者18人,30-45岁组141人,45-60岁组175人,患病率为分别为11.8%(18/152),24.1%(141/585),34.9%(175/501),随年龄的增长干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的干眼患病率有差异(P<0.001);不同职业组中机车司机干眼症者91人,机车乘务员67人,科室工作人员69人,维修保障人员89人,后勤人员18人,患病率分别为35.3%(91/258),22.9%(67/292),25.6%(69/269),30.0%(89/297),18.9%(18/95)。机车司机干眼症患病率最高,不同职业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受检人群中,泪膜破裂时间(Tear-film breakup-times,BUT)<10秒者共有459人,BUT阳性率为37.0%(439/1238),其中机车司机有132人,机车乘务员有85人,科室工作人员有95人,维修保障人员有125人,后勤人员有22人,BUT阳性率分别为51.1%(132/258),29.1%(85/292),35.3%(95/269),42.1%(125/297),23.1%(22/95),不同职业组间泪膜破裂时间阳性率有差异(P<0.01);与正常人群对比显示患有糖尿病,长期吸烟、驾车、接触视频终端、使用滴眼液及长期在油烟、粉尘、风沙、紫外线环境下工作与干眼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01,P<0.05,P<0.05);对干眼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糖尿病(P<0.01,OR3.001),长期驾车(P<0.05,OR1.905)、使用视频终端(P<0.01,OR4.668)、使用滴眼液(P<0.01,OR2.018)及油烟、粉尘、风沙、紫外线环境(P<0.05,OR1.569)可能为辽宁省铁路系统职工干眼症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佩戴角膜接触镜、眼部手术与干眼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辽宁省铁路系统职工干眼症的患病率为27.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高干眼症患病率增高;机车司机的干眼症患病率及泪膜破裂时间阳性率最高;糖尿病,长期驾车、使用视频终端、使用滴眼液及油烟、粉尘、风沙、紫外线环境可能为辽宁省铁路系统职工干眼症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声矢量传感器空间谱估计方法中,常常假定具备理想的阵列孔径、阵列流型模型和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估计模型条件,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假设条件往往转化为模型失配的非理
本文对单相防窃电电能表的试用表运行情况及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相防窃电电能表在降低线损以及防止集中小区居民窃电方面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对近年来频谱校正领域中离散密集频谱细化分析与校正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根据信号所包含的频率分量的数目,将密集频谱细化分析与校正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包
对航空薄辐齿轮辐板抗疲劳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薄辐齿轮辐板应力谱的确定、有限元应力分析及疲劳寿命估算过程中的有关处理方法。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 ,本文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吊臂式高压线检测机器人系统的行程放大机构——X型行程放大杆系。阐述了该机构的设计原理,并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