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美国SPACE IMAGEING公司拍摄的四川省金堂县与简阳市交界的云河、塔水一带大约100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IKONOS卫星景观电子图为分析图件,结合Erle C.Ellis研究的景观聚类分析方法,对卫星图片进行以500×500m进行网格分区,选取了12个能够代表四川盆地中部丘陵村级景观90%信息的不同景观区域。通过对样区农户进行参与式农户调查和土壤取样,研究了该区工业化前1945年和现在2002年两个时期村级景观生态系统的元素通量变化,以及对该区土壤磷素的进行空间模拟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1、工业化前后,随着人口增加和饲养规模的扩大,户均年生产的C、N、P总量分别由1945年的147.03kg·a-1、28.6kg·a-1、3.84kg·a-1下降到现在的83.69kg·a-1、16.28kg·a-1、2.18kg·a-1,但在整体景观范围内C、N、P总量却提高三倍多。 2、川中丘区农户在农田的肥料施用上,工业化前后存在较大差异,工业化前农田肥料以沟泥和粪肥为主,养分含量不高;现在农田肥料主要是化肥和粪肥。但因工业化前施肥数量较大所以C含量户均是现在的2倍左右;现在的N由于施用化肥的缘故,所以养分含量是工业化前的两倍;P在两个时期差别不大,但从总量上看,现在的养分含量要远高于1945年。在秸秆利用上,两个时期主要都是以秸秆回收为主,还田较少。 3、工业化前后的农户在燃料和能源利用上户均总量相差不大,现在燃料和能源种类主要是作物秸秆和化石能源,而工业化前主要是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工业化前后的N含量分别为67.89Kg·HH-1·a-1和39.87Kg·HH-1·a-1,工业化前是现在的两倍,C和P两个时期基本一致,只是由于现在人口的增加,所以总量要高于工业化前。 4、工业化前后乡村景观总体农户的元素通量差异较大。C、N、P通量分别由工业化前的-66.09kg·HH-1·a-1、-3.55kg·HH-1·a-1、0.05kg·HH-1·a-1上升到现在的2.08kg·HH-1·a-1、94.65kg·HH-1·a-1、47.35kg·HH-1·a-1,三种元素的通量都提高了很多,其中以N提升最多;均投入N为315kg/ha,高于国际标准警戒线220kg/ha,造成乡村景观的面源污染。 5、从磷素的空间分布模型分布分析看出,其空间变异符合球状、高斯、指数和孔穴四种模型,自相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全磷分布主要符合指数和球状模型,R08C06、R08C15、R13C14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其它两区都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而有效磷分布符合全部四种模型,除R13C14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外,其它四区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