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传染病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下降,而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危害正日益扩大,以往用于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如死亡率、患病率等已经不能表达健康的全部内涵,不能反映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人的整体性。传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仅仅关注人能否生存或躯体功能是否改善,但是不能体现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标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能综合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随之应运而生。本文研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在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及有关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不同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动态Tobit模型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五个维度和总体健康评分进行分块回归分析,找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将人群分为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和非老年人、低收入和高收入、患有慢性病和未有慢性病,分人群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分析不同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基本的筛选和清理,并使用stata13.0对数据进行详细地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医疗可及性、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等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多因素分析时,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动态Tobit模型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五个维度和总体健康评分进行分块回归分析,研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研究样本总体上健康生命质量状况良好,总体健康评分平均为80.71分,城市人群总体健康评分平均为81.38分稍高于农村的80.44分。每月的总体健康评分变化趋势总体平稳;根据影响因素的结果显示,城乡、性别、年龄、收入、医疗可及性、居民的患病情况是影响居民自我健康评价的主要因素;在分人群回归分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时,由于数据质量问题,是否就诊的模型比是否住院的模型更稳健。不同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存在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且对弱势群体的显著性更加明显。结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关注妇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做好社区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加强社区慢病管理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改善居民自身健康评价。建立全面的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