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货币政策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宏观经济能否平稳运行,目前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在稳定国家经济运行方面必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推出了4万亿投资来扩大内需。同时,我国的经济货币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的升值、房地产的泡沫、国际游资等问题的出现,“货币超发说”愈演愈烈。所以,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实施、怎样使货币政策更好的实施以及中国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依赖程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大量研究文献,梳理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些基础分析以及对我国政策进行阶段性分析,以从直观上把握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各阶段中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第三部分是本文两个重点之一,结合我国相关制度,选取M0、M1以及M2作为中介目标,GDP和CPI作为最终目标,样本区间选取1994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根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来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产出、物价之间的关系,验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M0、M1和M2哪一个更适合作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个重点,在第三部分分析的前提下,探析了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同时根据1978年-2012年的数据,假定我国经济在稳增长的情况下(保持7%-8%或8%-9%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会保持多大水平。第五部分是对所有分析的总结以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本文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从1984年以来,除去某些阶段(如89-90年等)政策过激或不明显外,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根据实证检验也得出1994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货币供应量M1和M2在现阶段依旧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M0在长期是中性的,同时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对实际经济产出的贡献程度不同,M2对实际产出的贡献程度最大值达31.94%,而M1最大值达9.16%;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存在滞后性,M1的产出效应时滞是4个季度, M2的产出效应时滞是3个季度,二者的价格效应时滞都是8个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没有带来严重通货膨胀,但不能完全排除其对物价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不断增强,且M2的内生性高于M1,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同时,我国“货币超发”只是表象,其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和金融体系发展的严重滞后,是结构性失衡的结果,而并不是原因。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升高是由货币构成层面、经济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统计技术层面等多种独特原因造成的。且根据情景分析可知,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通货膨胀、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金融资产泡沫等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