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六朝时期梁代顾野王的《玉篇》为研究对象,对《玉篇》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字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 六朝时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同时又是汉字研究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文字发展史上来看,汉字已经从隶书发展到楷书,是楷书文字的成长发展期。从文字的使用情况来看,本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文字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各种文字现象纷纷出现。新增字、异体字、俗写字等大量涌现,分化与合并、简化与繁化、理据性与符号化冲突激烈。从文字学史的角度来看,六朝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字书,其数量之巨、种类之多,是其他任何时期都无法相比的,这其中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著作就是《玉篇》。可惜这一时期的字书大都亡佚,《玉篇》是其仅存者,亦仅剩残卷。可以说,原本《玉篇》残卷是构建六朝时期文字学史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原本《玉篇》残卷自清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作为一部重要的字书,至今尚未有对其文字进行深入研究者。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 论文共分十章,另有附录若干篇。前三章分别介绍了《玉篇》的作者顾野王的生平及其著述情况、《玉篇》的写作及其成书的年代、现存原本《玉篇》残卷的发现、印行、及存世情况。其中有叙述有考证,有前人所未论及者。如关于《玉篇》写作的年代,我们定为梁大同四年,是前人不曾论及者;从《新撰字镜》中发现了一个《玉篇》中的“所”字,是现存原本《玉篇》残卷之外的。第四章是“野王案”通考,通过对《玉篇》中的“野王案”进行全面考察,探讨顾野王的语言文字学思想。第五章至第九章是对原本《玉篇》中的用字情况所进行的专题研究。分别对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合并字、新增字、异体字、反切用字所体现出来的六朝时期的常用字情况及“字类说”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些内容大都是前人所未涉及者。第十章讨论了《玉篇》残卷作为写本所存在的一些书写方面的问题。尤其对其中的俗字进行了归类分析。附录部分包括顾野王年谱、原本《玉篇》整理示例、《玉篇》研究札记、俗写字表等内容,有的与前论部分相辅相成,有的是自己在《玉篇》研究中的一些心得笔记,因体例所限,附于篇后。 本课题虽然只是一部专书的文字研究,但它对六朝时期文字学的断代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六朝时期的文字及文字学研究是整个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家在谈到这一阶段的文字和文字学时,往往很空泛,缺少实在内容,原因就是缺乏点的研究。由点才能及面,没有点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本课题意在以《玉篇》这一个点为突破口,通过对《玉篇》文字的深入研究,透视六朝时期的文字发展及文字学研究的状况。论文的各个专题涉及到了六朝时期文字学的几个重要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材料。同时,对汉字的历史语料库建设以及现代汉字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