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自救与重生:《夜色温柔》中的迪克的成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mw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色温柔》是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第二部重要长篇小说。尽管这部小说的创作历时九年,但面世之后,读者对其反响冷淡。许多评论家觉得这部作品材料贫瘠,并且认为菲兹杰拉德还是摆脱不了他的一贯主题:时髦女郎和悲伤的年轻人。然而,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菲兹杰拉德研究的复兴,人们逐渐给予其公正的评价。  评论家大多从“美国梦”的破灭这一角度来解读作品。他们反复地探讨主人公悲剧的根源。与此同时,评论也经常涉及作品的语言特色、叙述结构、文化内涵以及它所反映的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但从成长的角度来阐释这部作品,分析主人公成长历程的文章较少。  本文主要借助于成长小说的理论来对主人公迪克进行成长分析,旨在证明迪克回归美国,是在对自己和身边环境了解的基础上抽身自救,是为了以后的重生。  引言部分包括对菲兹杰拉德的简要介绍、文献综述,以及对理论工具成长小说的说明。  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迪克由一名前途光明的精神病医生逐渐沉沦的过程。迪克在与妮可交往的过程中,把自己的雄心壮志都寄托在治愈她的精神分裂上。可是他受到妮可购买力的腐蚀,慢慢地丧失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后来又受到罗斯玛丽吸引,他的道德优越感也丧失殆尽。  第二章关注迪克的救赎历程。妮可的任性、罗斯玛丽的卖弄风情和阿贝的悲惨结局为迪克敲响了警钟,这一系列不如意的经历让他得到了新的顿悟。此后,迪克开始了自我救赎的过程。  第三章讨论迪克的重生。迪克与阿贝的不同以及与格兰特和作者本人的对比暗示了在美国的迪克将取得成功。  结语部分着重强调迪克的回归是为了他将来的重生。他回到美国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评论家所说的失败者。相反,他的回归显示了他意识到之前的堕落后,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心。返回祖国的迪克将会像隐居加里纳的格兰特将军那样迎来东山再起的辉煌。
其他文献
致使是人类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作为致使结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分析型致使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句法结构。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指导,从语法化过程,机制和动因等方面对英语分
近年来,自我归因倾向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用韦纳自我归因理论及其三向度六因素归因模式,通过分析北京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探究中国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本》自1962年问民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被视为她的主要代表作.该小说因其鲜明的现代意识、敏感的主题内容和奇特的行文结构而被冠以后现代主
该篇将尝试着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论述话语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帮助克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给学生所造成的阅读问题,目的在于阐述话语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帮
A modified random walk model for human motion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of 60GHz indoor office propagation.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 random wal
学位
互文性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自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这个语言层面,”互文性”获得了广泛关注。巴尔特、哈蒂姆和梅森等语言学家不断丰富互文的研究,互文翻译也随之发展起来。互文
孟旭耀简介孟旭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诗书画印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书画院百佳画家、《水墨视界》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对内掺偏高岭土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影响其工作性最核心的因素,表明内掺偏高岭土量在20%左右时取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如何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