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作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述颇丰,值得探讨。但从现有的可供参考的资料来看,国内对略萨作品的研究资料既不多也不全,特别是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巴尔加斯·略萨长篇小说中的时空机制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致力于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对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进行叙事时空机制方面上的分析,以补充和完善对略萨作品的研究。在探究叙事时间机制这一章里,本文总体研究了时序、时距和叙事频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略萨小说的叙事时序,画出略萨小说新的叙事时间立体构造图,并称其为时间倒错的立体构造。时序包括逆时序和非时序,逆时序的表现形式分为倒叙与预叙,非时序则是一种包含动态与静态时间叙事的写作手法,分为三种形式:块状、点射与画面,前两者可以视为动态的时间叙事,最后一个方面可视为静态时间叙事。在立体构造图中,时间轴的扭曲走向与时距和频率是分不开的,在略萨小说中,最常见的是时距形式有加速、等速和减速,略萨的小说叙事频率强弱也不同,有详有略,形成了节奏明显的时间密度。在略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时距的长短不一和叙事频率的重复不均造成了时间叙事走向的摇摆不定,在他的叙事时间立体构造中,这种摇摆显得尤为明显,时间轴在回环往复中扭曲前行,而非直线前进。当时间轴到达叙事结尾的时候,它们便共同聚焦为一个金字塔式的顶点,这就是略萨小说中呈现的双焦点时间叙事模式。椭圆形的双焦点将时间叙事归拢并升华,最终走向略萨写作的终极意义追求方面。在探讨略萨小说空间叙事机制力‘面,本文不以之前学者们的“立体主义”来界定略萨作品的空间叙事特征,而是融合略萨本人的叙事理论进行探讨。总的来说,他的叙事空间分为两种:文本构造空间和视角构造空间。文本构造空间包括“中国套盒”与“连通管”两种形式,这是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提出的,视角建构的空间是由人称转换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展现,同时,本文也深入探讨了略萨小说中现实空间与心理意识空间的无间接转化。本文的最后一章将略萨小说中时间与空间叙事机制接连为一个整体,在现代小说中,作者们往往追求时间与空间的整体性,而不是将它们作为单一性叙事去处理,这主要是因为叙事内部的构造不可能是时空机制分离的。略萨的小说也追求叙事时空的整体性,他的时空机制整合主要采取两种手法:一是将时间空间化,二是将空间时间化。这两种叙事手法的整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叙事时空整体性。略萨的小说无论是在叙事时间还是在叙事空间上都体现了作者卓越的写作技巧和精妙的文本编排,每一个文本都呈现完美的叙事时空机制的整体性,他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着实是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