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对中风后腕手功能重建的作用,优化治疗,探索出一种可以提高临床上中风患者腕手功能恢复的治疗,目的用来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能力。方法:选取临床上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同时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针刺方法:针刺百会、水沟、极泉、肩隅、曲池、尺泽、外关手三里、合谷,平补平泻,留针并通电30分钟,电刺激强度以肢体肌肉出现明显收缩且能耐受为度;给予治疗组治疗方法:根据“于氏头针取穴法’选用头部的顶区、前顶区,每区刺入5针;肢体给予屈伸交替低频电刺激治疗,头针电刺激与肢体屈伸交替低频电刺激治疗同时进行。以上针刺穴位电刺激均选用连续波,频率为2Hz,每次30min。屈伸交替低频电刺激选用断续波,频率50Hz,每次30min,所有治疗均日1次,一周6次,4周为一疗程。应用sEMG仪器采集两组治疗前后腕手关节的主动肌的肌电信号;同时选用Fugl-Meyer(上肢部分)、Barthel AD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CSS)、腕手部关节活动皮(ROM)等评定疗效。结果:1.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对中风后腕手关节的屈伸肌的sEMG特征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2.对中风后患者上肢量表评定均有显著改善(P<0.05)。3.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对中风后腕手关节与常规针刺相比,对屈伸肌的sEMG特征值的前后差值,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4.头穴从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针刺相比对中风后患者各上肢量表的评定,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头穴从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电针均可以提高患侧屈、伸肌群肌肉收缩能力,从而提高患侧屈肌、伸肌肌力,但头针结合低频同步电刺激疗法要优于常规电针。2.头穴从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电针均可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恢复腕手功能和关节活动度较好疗效,但头针结合低频同步电刺激疗法要优于常规电针。3.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的穴位电刺激相比,对治疗中风后腕手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