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具有高的理论储锂容量、适中的电压平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较好的安全性能,是最有希望取代石墨的新一代锂离子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在嵌脱锂时有剧烈的体积效应(>300%),使材料颗粒粉化和电极导电网络遭到破坏,以及电导率低,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针对硅基材料以上技术瓶颈,从工艺简单易扩大化制备的角度出发,本文采取修饰导电碳(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高温热解法)和构筑多孔二次结构(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的硅基复合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纳米化和复合化相结合,以纳米硅粉为原料,通过动态CVD法在纳米硅颗粒表面包覆一层厚度可调的均匀碳层(Si@C)。动态CVD装置由于其反应管可旋转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制备均匀碳包覆的材料。分别探讨了不同碳层厚度、不同碳源对Si@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以甲苯为碳源时,最优的碳层厚度是~12 nm,在0.3 A g-1的电流密度下,7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保持在~1600 mAh g-1。在5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仍能获得750 mAh g-1的可逆容量。该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它合适厚度的碳层结构能缓冲硅的体积效应,增强材料导电性,维持电极稳定的导电网络。比较了甲苯和乙炔为碳源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乙炔为碳源性能更优,原因可能归功于乙炔裂解沉积的碳层结构更加无定型,利于Li+在其中的扩散,也更能缓解硅的体积膨胀。另外,还尝试了将原料纳米硅粉的量从2 g/批扩大到10 g/批,制备的材料电化学性能依旧保持良好。  2、采用喷雾干燥法,将碳纳米管、酚醛树脂与纳米硅粉复合制球,再通过高温裂解反应制备Si/CNT/C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纳米硅和高导电性的CNT分散在无定形碳中,形成三维的多孔球形二次颗粒。碳层和CNT不仅组成了三维连续的高导电网络,而且提供了多孔的空间以缓冲硅的体积效应,防止纳米颗粒的团聚和循环时的粉化。在0.3 A g-1的电流密度下,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2%,可逆容量保持在~1700 mAh g-1,在5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仍有1200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该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它的多孔纳/微二次结构。此外,还在原料中掺杂少量铜形成惰性铜硅合金相来巩固二次颗粒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其循环稳定性。  3、以SiO为原料,通过球磨法、CVD包碳制备的m-SiO/C材料循环性能良好,0.3 A g-1下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84%,可逆容量保持在~900 mAh g-1。但首次效率较低(~62%),通过预嵌锂进行电极表面的修饰,可有效提高电极的首次效率,且电池的循环性能未受到影响,依旧保持较高的电化学可逆性。而且锂粉的添加量越多,首次效率提高的越多,添加量皆控制在理论值的1.2倍以内。通过电压变化及交流阻抗分析,确定预嵌锂电极最优的静置时间是40 h。  本文从修饰导电碳、构筑孔结构、掺杂惰性合金相、金属锂修饰等方面着手,采用简单且易扩大化的工艺制备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硅基复合材料,明显改善了硅基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相关材料制备工艺为硅基负极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由碱式氯化铝和氧氯化锆为主要原料,分别以月桂酰基丙基甜菜碱和椰油酰基丙基甜菜碱为配位基通过两步络合反应制备出两种铝-锆有机金属络合物偶联剂,并将此新型铝-锆有机金
学位
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理论,以第一性原理方法(DFT和ab intio)并运用标量/旋轨耦合相对论ZORA方法,对镧系元素的原子和化合物性质进行了研究。论文重点关注镧系收缩和镧系原子及其4f
  Based on RCM/SRCM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n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for the nuclear power plants,the software platform of equipment reliability
会议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electrode device for large scale facility service is developed.With start-up and shutdown process during verification test,304SS
会议
植物水孔蛋白在植物体内形成水分选择性运输通道,介导胞内或胞间的水分跨膜运输,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对于提高克隆植物水分生理整合及抗盐、抗旱性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
重金属胁迫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目前多停留在表型观察及生理数据分析,对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豆科植物天蓝苜蓿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前期通过RNA-seq分离到的
  The micro-hardness of welded joint was measured,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of welded joints had been observed by using metallographic an
会议
  This work has been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304,316 stainless steel and the effect of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under high velocity jet impin
会议
双水相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化分离技术,该技术具有生物相容性大,分离条件温和,分离步骤简单,易于放大,且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已经广泛用于各类酶、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