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性恋者虽然在整个人口的比例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在我国该人群的生活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水平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随着人权意识的发展,人们对自由平等有了更大的期待与呼声,同性恋人群也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人们对其褒贬不一,这都影响到了他们的身份认同与心理健康等,这方面已有研究者做过一些调查,但影响更为直接的自身感知态度却鲜少有人注意,而且这几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较少进行过研究。本研究以同性恋者为主要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问卷、自编社会公众对同性恋者态度问卷及同性恋者身份认同问卷等研究工具,初步探讨了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状况、对社会态度的感知、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同时调查研究社会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将同性恋者感知的态度与实际态度做对比,分析两者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自编的社会公众对同性恋者态度问卷信效度、拟合度良好。问卷由3个因子1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接触情绪、认知状态、接纳意向。(2)同性恋者身份认同总体较好,身份认同更好的人倾向于对他人出柜(对外表明同性性取向),性别在身份认同所处阶段及出柜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3)社会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以及同性恋者感知到的态度都存在较为极端的情况,但总体上倾向于正面;同性恋者感知到的社会态度显著好于实际公众态度。在实际态度中,女性、居住于大城市者、未婚者、学生、有朋友是同性恋者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更为积极;女性、受教育程度更低的同性恋者,他们感知的态度会更积极一些。(4)抑郁总分在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学生群体相比,非学生人群更易处于重度抑郁中;焦虑水平不论男女都十分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5)同性恋者感知到的社会态度越积极友善,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得也就越好;抑郁水平就越低,焦虑水平越容易趋于常模范围中。(6)身份认同充当了感知社会态度与焦虑的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