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注意到英语中存在着与汉语名量搭配结构相似的“a(n)/numeral+N1+of+N2”表量结构。因此,不少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英表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中,学者将汉语名量搭配的结构与英语表量结构统称为“表量结构”)。但目前,英汉表量结构的认知研究往往将认知与修辞割裂,而汉语量词问题不只是语法问题,更是修辞问题。因此,本文从认知修辞视角出发,基于转喻与隐喻理论比较研究汤莎戏剧中表量结构及其背后的认知特点,旨在发现汤莎戏剧中表量结构在语言与认知上的异同。研究聚焦以下三个问题(1)汤莎戏剧中有哪些表量结构?(2)汤莎戏剧中的表量结构背后的认知特点是什么?(3)汤莎戏剧表量结构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研究发现:(1)汤莎戏剧中存在空间性表量结构与时间性表量结构。空间性表量结构比时间性表量结构多。汤莎戏剧空间性表量结构包括三类:度量型表量结构、结构型表量结构和形状型表量结构。这三类又被分为若干次类。汤剧中的时间性表量结构包含相对静止时间性表量结构与动态时间性表量结构,但莎剧中只存在相对静止时间性表量结构。(2)概念转喻与隐喻是表量结构中量词产生与实现量名搭配的主要认知机制。概念转喻被最为广泛用于量词的产生,认知主观性也影响着人对量的认知。(3)就汤莎戏剧表量结构的相同点而言,汤莎戏剧中的空间性表量结构明显多于时间性表量结构,体现了时空隐喻这一理解时间与空间的方式。量词主要通过概念转喻产生,利用认知突显,事物某一空间或时间语义概念得到突显而作为喻体,事物的量为本体,而喻体的有界性特征是喻体能够对事物实现表量的关键。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则主要通过概念转喻与隐喻实现。此外,人的认知主观性与概念隐喻、转喻相互作用形成夸张、对偶、矛盾、隐喻、比喻等辞格从而实现修辞效果。就汤莎戏剧表量结构的不同点而言,形状型表量结构在莎剧中使用明显少,与汤剧中形状型表量结构使用丰富、灵活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语言使用者较少通过突显事物形状进行量的认知。此外,在表量结构的认知的过程中,汤莎戏剧中量词在“有界与无界”上的差异反映了汉语语言的空间性、英语语言的时间性。
研究发现:(1)汤莎戏剧中存在空间性表量结构与时间性表量结构。空间性表量结构比时间性表量结构多。汤莎戏剧空间性表量结构包括三类:度量型表量结构、结构型表量结构和形状型表量结构。这三类又被分为若干次类。汤剧中的时间性表量结构包含相对静止时间性表量结构与动态时间性表量结构,但莎剧中只存在相对静止时间性表量结构。(2)概念转喻与隐喻是表量结构中量词产生与实现量名搭配的主要认知机制。概念转喻被最为广泛用于量词的产生,认知主观性也影响着人对量的认知。(3)就汤莎戏剧表量结构的相同点而言,汤莎戏剧中的空间性表量结构明显多于时间性表量结构,体现了时空隐喻这一理解时间与空间的方式。量词主要通过概念转喻产生,利用认知突显,事物某一空间或时间语义概念得到突显而作为喻体,事物的量为本体,而喻体的有界性特征是喻体能够对事物实现表量的关键。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则主要通过概念转喻与隐喻实现。此外,人的认知主观性与概念隐喻、转喻相互作用形成夸张、对偶、矛盾、隐喻、比喻等辞格从而实现修辞效果。就汤莎戏剧表量结构的不同点而言,形状型表量结构在莎剧中使用明显少,与汤剧中形状型表量结构使用丰富、灵活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语言使用者较少通过突显事物形状进行量的认知。此外,在表量结构的认知的过程中,汤莎戏剧中量词在“有界与无界”上的差异反映了汉语语言的空间性、英语语言的时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