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孔德以降,持实证主义立场的社会学经验研究学者常常将哲学,无论是认识论哲学亦或是本体论哲学,视为经验科学以外的形而上学的空洞之物。与此相悖,本文从认识论的哲学视角出发指出了,穆(Mouw,2003b)在关于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的经验研究中存在的逻辑悖论。一方面,在进一步强化了对观察结果中潜在的“自我选择性”和“社会网络同质性”干扰的控制之后,穆获得了与传统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期望相悖的经验证据——使用关系对劳动力市场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穆并未否定甚至仍然坚持社会资本之于地位获得因果影响的传统观点。这是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逻辑悖论,我称之为“穆困境”。
将“穆困境”置于“科学检验的复杂性”的认识论框架下,我强调指出,某种程度上,“穆困境”反映出社会资本因果分析的经验研究者面对矛盾证据时理论思考的困惑。进而我提出了一个化解“穆困境”--既接受穆所观察到的否定性证据,又秉持社会资本之与地位获得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意涵——的基本路径,“技术-理论取向路径”。这一路径要求首先在理论而向,识别并澄清传统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的结构与类型,并构建与之不同类型的新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进而在经验观察的面向,合理发现支持这一新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的观察证据。
理论面向的工作要求首先构建元理论层面上因果关系以及因果理论的类型学。进而以此为框架澄清既有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的结构与类型,并构建新的有待检验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从多维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我强调了因果关系作为“由因及果”之作用过程的实在论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分辨了作为描述普遍因果规律的因果理论的基本命题结构:因果机制命题和因果关联命题,且前者为后者的充分条件。进而以因果机制为焦点,我区分了简单因果机制与复杂因果机制。前者指向的是由因及果的作用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是一个独立、稳定、恒常的因果作用过程,后者关涉的是因果作用过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节制的条件性因果作用过程。这样我在元理论层面上构建了基于简单因果理论和复杂因果理论的因果理论的类型学。
以因果理论的类型学为基础,我梳理、回顾了过往社会资本地位获得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文献综述指出,原初的社会资本概念指涉的是由个体行动者在社会交换的基础之上相互联结而成的结构层面的实体——社会网络。经验研究中这一概念主要集中在行动者个体社会网络的“资源成分属性”、“关系成分属性”、“形态属性”以及“背景属性”等意涵之上。其中社会网络的“资源成分属性”是具有因果力意义的关系属性。既有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强调,行动者通过动员存储于其个体社会网络之中的社会资源——信息、影响力、社会保证(socialcredential)以及强化(reinforcement),获得独立于其个人(人力)资本以外的地位回报。从元理论层面的因果理论的结构与类型来看,这一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简单因果机制的社会资本因果理论。穆的观察结果所挑战的恰恰是这一简单因果理论,而非基于复杂因果关系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
基于功能必要性的结构分析视角,我指出了作为整体论意义上的总体社会对行动者试图获取的社会位置的必要效率水平的约束。由于这一效率约束的功能必要性之意义,我强调,即使在市场信息并不完美的隔离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中社会资本的运作过程仍然无法脱离总体社会结构对行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之必要要求的节制。这样,社会资本之于地位获得的因果作用过程,就可以理解为以行动者个人人力资本水平为条件,受其节制的复杂因果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我提出了经验观察面向上,与传统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之间独立于人力资本的简单因果关联假设相竞争的,基于复杂因果关系的,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复合结果与地位获得之间复杂因果关联的研究假设。
利用TSCS971_L数据、TSCS972数据和CGSS2003数据,以交互作用模型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我分别检验了“所动员的社会资本模型”框架下,“动员关系假设”、“关系人地位假设”和“关系强度假设”,以及“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模型”框架下,“资源成分假设”、“关系成分假设”、“形态假设”等具体的观察假设。(迭代加权或加权)稳健回归的建模结果表明,在所有支持基于简单因果关系的观察假设的经验证据中,也同样可以获得支持基于复杂因果机制的观察假设。并且在并不支持前者的结果中,我获得了支持后者的观察证据。这样,经验观察的面向上,我得到了支持基于复杂因果机制的社会资本地位获得因果理论的初步证据。就“技术-理论取向路径”而言,原则上,我得到了化解“穆困境”的结果。
尽管得到了初步的经验支持,但我更强调本文在元理论层面上所归结的因果理论类型学对于遵循“假说-演绎-检验”认识论模式的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意义。在重视观察经验世界中因果事实的技术、方法及其原理的同时,经验研究也应予以建构中层经验理论的“方法”同等程度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