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探讨脓毒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以利于临床上对该病的早期认识、提高脓毒性休克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83例确诊脓毒性休克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浓度、血小板(PLT)计数、血清总蛋白浓度(TP)、血清白蛋白浓度(ALB)、动脉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糖、细菌内毒素、真菌葡聚糖、病原学检查、感染部位、原发病、功能障碍脏器数目、是否需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时间等,统计学分析:1)总结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点2)探讨脓毒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结果:1.本组资料中脓毒性休克总病死率32.5%,其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为74.5%,死亡率高达59.09%;脏器损害中肺是最常受累器官。2.本组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组的低血压发生率较非死亡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组脓毒性休克多发生于原发病治疗中,原发病以血液系统疾病、肺炎及消化器官先天发育异常最多见,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占40.96%,居脓毒性休克死亡原发病首位。4.本研究中死亡组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时间较非死亡组长,休克持续时间长。5.死亡组脓毒性休克患儿较非死亡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高(P<0.05)。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复苏时间长、动脉血气酸碱度(PH)<7.35、合并多器官功能受损、病原菌培养阳性4个影响因素是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低血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HGB、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浓度、剩余碱(BE)、ESR、血糖、细菌内毒素、真菌葡聚糖、机械通气与脓毒性休克死亡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药物复苏时间长、动脉血气PH<7.35、合并多器官功能受损、病原体培养阳性4个影响因素与死亡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童脓毒性休克死亡率高,早期识别和积极液体复苏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2.单因素分析复苏时间长、动脉血气PH<7.35、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原菌培养阳性是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3.加强预防院内感染也是降低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风险的关键。4.早期识别的线索:原发病、微循环功能障碍指导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