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环境问题顿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雾霾主要是由高碳能源不合理的利用所引起的,因此控制此类能源的消费量以及消费强度是解决雾霾的关键所在。国家能源总局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能源消费总量会直接污染环境,过高的能源强度也会对环境形成破坏,因此需要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施双控。“双控”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费总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而且也会降低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本文选取2000-2010年中国30个省市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计量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 本文首先简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往文献尚未同时对能源消费总量、强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上也只涉及到各种传统的方法,但传统的方法不能解决空间依赖性问题。因此,本文把地理空间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与假说,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了三个假说分别为:我国环境污染、能源总量与能源强度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区及与该地区相邻的区域的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均会对本地区环境污染产生影响;能源强度—环境污染的库茨涅兹倒U曲线的存在性。第三部分是空间统计分析与计量经济模型设定。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空间权重的选取、空间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和选择。第四部分是空间统计分析与模型参数估计。首先是通 Moran散点图和 LISA集群图来进行分析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和环境污染具有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总量高聚集区同样也是二氧化硫排放量高的聚集区。进一步通过建立普通OLS模型以及包含分布空间相邻变量的空间误差模型,本地区及与该地区相邻的区域的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均会对本地区环境污染产生影响,同时还证明了能源强度—环境库茨涅兹倒U曲线的存在,从而验证了理论假说。最后是论文的结尾,主要包括总结和政策建议。只有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施“双控”,同时加强各区域环境治理方面的合作,才能实现碧水蓝天“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