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恶性肿瘤复发、耐药、转移及持续生长的根源。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人低分化胃癌细胞系MGC803中分离出胃癌干样细胞,初步证明其具有肿瘤干样细胞的特性;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胃癌干样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与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Gli1表达的关系。方法1、无血清培养法培养MGC803肿瘤细胞球;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癌干样细胞和MGC803细胞的CD44、CD24的表达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二者细胞CD24、CD44的阳性表达;MTT、Transwell侵袭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胃癌干样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调控基因Shh、Gli1在胃癌干样细胞中表达的变化。2、MTT、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DADS对胃癌干样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技术从mRNA和蛋白水平分析DADS对胃癌干样细胞中Shh、Gli1表达的影响。结果1.无血清培养法培养胃癌干样细胞发现,孔板内肿瘤细胞呈球状生长,形成典型肿瘤球。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胃癌干样细胞组CD24阳性细胞的比例高达91.21%,胃癌MGC803细胞中CD24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为45.56%;胃癌干样细胞组CD44阳性细胞的比例高达91.93%,胃癌MGC803细胞中CD44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为82.99%,分离的细胞可以初步认为是胃癌干样细胞。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孵育了CD24抗体和CD44抗体的胃癌干样细胞组胞膜上呈现强绿色荧光,阳性表达率高,而胃癌MGC803细胞上只有个别细胞有微弱荧光,阳性表达率低。3. MTT实验结果显示:胃癌干样细胞的OD值(0.889±0.042)明显大于MGC803细胞(0.494±0.029),提示胃癌干样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MGC803细胞(P<0.05)。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MGC803细胞(10.17±1.7)相比,胃癌干样细胞集落形成数(29.83±1.4)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集落形态上,胃癌干样细胞和MGC803细胞相比,集落直径明显变大,且集落中细胞数目增加。Tanswell侵袭实验可见胃癌干样细胞中穿透微孔膜的细胞个数(636±45)明显多于MGC803细胞(1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RT-PCR结果显示:胃癌干样细胞中Shh基因和Gli1基因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胃癌MGC803细胞(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H蛋白和GLI1蛋白在胃癌干样细胞均表达明显高于胃癌MGC803细胞(P<0.05)。5. MTT结果显示:30mg/L DADS处理48h后胃癌干样细胞组OD值(0.530±0.319)和胃癌MGC803细胞组OD值(0.352±0.027)明显低于未处理胃癌干样细胞组(0.826±0.032)、MGC803细胞组(0.565±0.023)(P<0.05);然而DADS处理后胃癌干样细胞组OD值(0.530±0.319)还是高于DADS处理MGC803细胞(0.352±0.027)(P<0.05)。6.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发现,DADS处理后胃癌干样细胞组形成的集落小于未处理的胃癌干样细胞组,且集落形成数目(15±1.5)也少于未处理组(35.5±2.5)(P<0.05)。DADS处理MGC803细胞后形成的集落比未处理MGC803细胞组小,且集落形成数目(6.5±0.5)远远少于未处理组(14.5±0.5)(P<0.05)。我们还将DADS处理后MGC803细胞、胃癌干样细胞两组进行比较发现,DADS处理后MGC803细胞所形成的集落也小于胃癌干样细胞,且集落形成数目(6.5±0.5)也比胃癌干样细胞组(15±1.5)少(P<0.05)。7. RT-PCR实验结果:用浓度为30mg/L的DADS处理MGC803细胞和胃癌干样细胞48h后Shh、Gli1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同样显示,浓度为30mg/L的DADS处理48h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和胃癌干样细胞中SHH、GLI1蛋白表达(P<0.05)。结论1、初步分离和鉴定了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系中的胃癌干样细胞;2、DADS可抑制胃癌干样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hh、Gli1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