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5月及2007年9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实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及《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操作准则》以来,定向增发成为我国A股市场主流的再融资模式,并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2010年,我国A股市场上有146家公司成功进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423亿元;公开增发9家,募集资金409亿元。可见,定向增发不论在增发数量还是募集资金金额上均大幅度超过了公开增发,成为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主要方式之一。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在国际资本市场较为流行,国外学者对定向增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定向增发自2006年起才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一种常见的再融资模式,国内学者对于定向增发的研究并不多。国内学术界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向增发公告效应、定向增发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定向增发与股东身份类型等方面,关于定向增发与公司盈利能力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因此研究定向增发及参与定向增发投资者的类型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7年A股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107家公司为样本,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定向增发自2006年以后之所以能成为上市公司主流的再融资模式,主要是由于定向增发在制度、成本及优化公司治理方面更具优势。(2)定向增发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监管层及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定向增发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3)通过单指标分析及均值检验,我们发现样本公司在2007年定向增发后,盈利能力出现了下降。(4)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认购的比例与定向增发前后资产收益率差值呈正相关关系。(5)定向增发规模与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定向增发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幅度越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定向增发后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并尝试给出了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