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也是许多工程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大量的边坡失稳塌方等就发生在降雨期间或降雨之后。在降雨过程中,对于边坡土体工程来说,土的结构和密度在局部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太大,而含水量分布的变化在降雨过程中最直接能被反映,也是最直接反映土体强度的物理量。同时,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实用化角度,考虑到吸力的难测和计算的困难,本文尝试绕开吸力概念,将含水率作为非饱和土强度公式和本构模型中重要参数,直接建立含水率与抗剪强度的关系,以及应力-含水率-变形的关系。   本文提出了控制含水率不变,将试样恢复到原始应力状态下的试样方法,在普通三轴仪上进行了不排水不固结试验,为研究降雨过程中随含水量的变化土坡的稳定性打下了试验基础。主要结论如下:   (1)在让土样恢复到原始应力状态下的不排水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土的孔隙水压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   (2)通过球形压理论,定性地分析了降雨造成的地表隆起和裂缝的出现。   (3)研究了非饱和土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抗剪强度参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总体上抗剪强度参数与水分状态变量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引入含水率的非饱和土实用总应力强度公式。   (4)研究了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引入含水率的非饱和土实用双曲线模型。   (5)分别通过常规方法、考虑含水量对土体强度影响的方法和自定义双曲线模型基础上的方法,用FLAC3D程序模拟了降雨中地下水位线上升的过程,分析和对比了该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边坡稳定性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从三种方法的比较来看,土坡随地下水位的上升所产生的变形,在自定义模型基础上的分析是最大的,主要是由于该方法即考虑含水量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又体现了弹性模量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减小。
其他文献
有关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其中混凝土的设计在工程领域中是最重要的角色。建筑业的发展对设计大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不发生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地基基础形式被用于工程实践,长短桩复合地基就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地区运用较多。本文在已有的长短桩复合地基相关理论基础上,引
目前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保证出水水质满足最新水质标准要求。生物活性炭技术以其显著优势已经成为有效去除水中各类污染物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之一。通过自然挂膜形成的普通生物活性炭,其活性炭表面生物量和生物活性较低,生物相复杂,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有限。通过人工培养驯化优势菌群固定在活性炭表面形成的生物增强活性炭技术,利用优势菌的高效生物降解和活性炭吸附协同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对污染物
钢-混凝土组合梁由混凝土、钢梁、纵筋和抗剪键等材料组成,属非均质材料,在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由于应力波的传播过程、混凝土材料模型及材料参数、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变形形式等
再生混凝土的有效利用,可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问题并节约天然资源,但由于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和孔隙率均高于天然骨料,且再生骨料表面含有一定量的旧水泥砂浆,导致再生混凝土的
群桩基础作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基础形式,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随着轨道交通和海港工程的建设,群桩基础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承受由于交通运输、地震、海洋和大气运动
本文以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VAWT)的主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其在非旋转和旋转状态下的静动力疲劳问题。 论文的第一部分在不考虑机组主轴转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低渗透率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然而为了让这种新型的建筑材料投入到工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大跨结构等建筑工程不断涌现。高强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施工简便等普通混凝土不可比拟的优势,广泛应
城市水系统是城市化地区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防洪等进行的取水、供水、输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跨区域调水等涉水事务的总称。随着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