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功率密度大、能效比高的优势,在风机、压缩机、泵类、飞轮储能、高速离心机等领域大量应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采用位置传感器获得电机转子位置和转子速度,实现电机矢量控制。然而使用位置传感器增大了系统体积和复杂度,且其价格昂贵,可靠性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特定工况下高可靠性的要求,推动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蓬勃发展。带速重投是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控制的难点之一,首先需要使用带速重投方法观测出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功率密度大、能效比高的优势,在风机、压缩机、泵类、飞轮储能、高速离心机等领域大量应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采用位置传感器获得电机转子位置和转子速度,实现电机矢量控制。然而使用位置传感器增大了系统体积和复杂度,且其价格昂贵,可靠性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特定工况下高可靠性的要求,推动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蓬勃发展。带速重投是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控制的难点之一,首先需要使用带速重投方法观测出惰行工况下的电机转子速度和转子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无传控制方法将电机启动。因此本文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控制的带速重投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带速重投的三次短路电流法。通过三次给定零电压矢量,延长了零电压矢量时间间隔。根据前两次短路电流矢量相角变化,推测出第三次短路电流矢量相角的所有可能,将测量得到的第三次短路电流矢量相角与推测结果对比,获得电流矢量在第二第三次零电压矢量间隔期间的真实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计算得到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与两次短路电流法相比,解决了零电压矢量间隔时间过短导致的观测精度低,无法应用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带速重投。本文在开环V/f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用于惰行启动的V/f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开环V/f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小信号模型,得出由于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无阻尼导致V/f控制高速失稳。针对这一问题,本方法使用滑模观测器实时观测转子位置,动态补偿定子电压频率,增大系统阻尼。同时,结合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id=0控制方法,利用无功功率提取d轴电流,实现了对电压幅值的动态调节。该方法提高了V/f控制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稳定性,解决了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在无电流情况下无法观测出转子位置,导致重投瞬间观测器不收敛,不适用于惰行启动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三次短路电流法可以实现带速重投。本文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带速重投实验平台,并对文章提出的三次短路电流法和带稳定环的V/f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次短路电流法观测的转子位置和转速精度比两次短路电流法高,结合带稳定环的V/f启动方法可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带速重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交通事故日益频发。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汽车的碰撞安全。在现实生活中发生非致命性正面低速碰撞时,防撞梁总成的良好性能不仅体现在要最大限度地吸收动能,保护车辆乘员和行人的安全,还体现在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车辆前端易损部位的损伤。本文主要针对防撞梁总成的动态弯曲机理和耐撞性优化设计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防撞梁总成弯曲工况,提出泡沫铝填充结构,并
生物反应器作为细胞培养的关键设备,用以模拟人体内的微环境,实现在受控环境下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环境复杂,且在生物过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时,细胞培养的微环境多源数据间的信息缺乏融合和利用,细胞培养过程状态通常依靠人工判别,因此,开展生物反应器中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研究,挖掘和融合细胞培养微环境多参数信息,为生物反应器的细胞培养状态判别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生物反应器的智能化程度。本文首先介绍本文的研
很多汽车覆盖件都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得到,冲压工艺在汽车的生产制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通过冲压成形得到的零件也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起皱、开裂和回弹。其中,起皱和开裂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控制得比较好,但回弹一直是个不好处理的问题,尤其是汽车外板件的回弹,因为汽车外板件对尺寸和形状的精度要求比较高,而回弹恰恰会使得零件偏离预设的尺寸和形状,因此,研究外板件的回弹对外板件的成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一方面风能的大规模利用是电网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面向终端用户的微网将会大量出现,未来将呈现大电网与微网并存的格局。基于上述背景,风电预测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并网的安全性,但现有研究忽略了不同风速区间下误差分布的差异性,往往采用某种已知分布进行简单拟合。因此,本文研究了考虑功率特性拟合误差的风电日前预测。由于在切入风速到额定风速之间,风速-功率的分布实际为一条
驾驶员是“人-车-路”闭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从安全角度来说,高达94%的交通事故由于驾驶员的失误导致,倘若能提前预测驾驶员的驾驶想法,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从智能汽车发展角度来说,完全自动驾驶短期内难以实现,必将首先步入人机共驾的阶段,驾驶员与车辆共享控制权,系统决策层需要识别驾驶员的意图,实现行车决策的步调一致。因此,智能驾驶发展进程中,绝不能忽视驾驶员因素,尤其是对驾驶员
“互联网+教育”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与之深度融合,进而产生的新“化学反应”。相对于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水平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水平而言,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利用互联网空间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用户研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而访谈法是最为有效的深入理解用户、洞察用户需求的方法之一。但进行一次完整专业的访谈不仅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时间,在访谈过后还需要研究人员对访谈时的录音原话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整理,这种复杂且成本高昂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步跟不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本文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用户研究领域,改变传
轻量化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从材料、结构、工艺多元出发展开轻量化设计,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汽车整体的减重,轻量化效果显著。考虑到不同结构对于强度、刚度等的特殊要求会采用不同材料的组合,因此会涉及到异种材料管件的连接问题。磁脉冲连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高速固相连接技术,有助于获得可靠的管件接头,然而实现薄壁管件的可靠连接并获得接头强度较高的管件接头依旧存在难点。本文就6061铝-SPCC钢薄壁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原本封闭的工业控制系统在接入互联网后逐渐趋向于开放化和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网络安全威胁。由于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攻击往往是以系统中的IT网络为突破口,进而影响其OT系统的运行,而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攻击,且攻击手段复杂多样,直接影响着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本文针对当前工控网络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探索工控蜜罐拟态化技术的实现路径,探索突
电动汽车逆变器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碳化硅(Si C)器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低损耗等优点,在车用逆变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电动汽车的行驶工况复杂,工作环境也非常严苛,容易引起功率器件的失效,因此功率器件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可靠性的一大挑战。寿命评估是提高电动汽车逆变器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对车用逆变器碳化硅器件进行寿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电动汽车可靠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