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性范畴。需要是人的本性的体现,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因此,人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形态在学术界历来有“三形态”和“五形态”之争。本文进一步来阐述“三大形态”在何种意义上比“五形态”更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的需要结构是怎样制约历史发展形态的。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体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虽然只能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因素纳入社会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中,不能最终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但人的需要结构也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可以说,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影响和制约着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人的需要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相互作用就体现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对人的需要结构的影响和人的需要对历史形态发展的推动两大方面上。社会历史发展对人的需要结构的影响是从时间上对人的需要进行纵向考察,即人的需要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需要结构是随着引起这一需要的社会条件、满足这一需要的对象范围以及方式的改变而变化的。而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则表现为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主体;同时,人的需要结构也制约着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本文把需要结构引入对人和社会关系的探析,从人的诸需要之间的张力关系及其历史变化把握人的历史发展形态及其变迁。并通过需要结构来透视中国现代化建设,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在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阶段,人的需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互动关系突出地表现为需要同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互动上。人的需要不仅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动因,而且其满足的程度决定了改革深化的尺度。因此,从现阶段人的需要出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从需要结构出发,进行“三个文明”建设,是体现和加深对人的需要同社会历史发展互动关系的认识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