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由于该种物质会引起猪等动物产生呕吐症状,因此又叫做呕吐毒素(Vomitoxin)。该种物质主要是由镰刀菌属的某些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也是真菌毒素的一种。DON主要的产生菌是禾谷镰刀菌。1972年DON首次从日本的赤霉病大麦中分离得到,并在同年阐明了这种新的真菌毒素的结构,并将其命名为4-deoxynivalenol。次年,Vesonder等在美国从被镰刀菌污染的玉米中分离出了同样的化学物质。在1973年的第三次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定位最危险的自然发生食品污染物,而其中DON污染粮食最为普遍,严重危害人畜安全。1976年,我国从上海金山县赤霉病小麦中也分离出能导致鸽子呕吐的DON。近年来,饲料中DON的检出率居高不下,对畜牧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相关研究显示DON可能与食道癌和大骨节病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因而,对于DON的一系列研究已经被很多国家所重视。本论文主要研究2012-2013年国内饲料中DON的污染情况以及DON的制备工艺。DON的污染情况可以为今后生产实践中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而DON纯化工艺的研究可以为以后DON的毒理研究提供原材料。试验一2012-2013年国内饲料中DON的污染情况调查本试验利用HPLC方法对199份饲料及原料进行了DON含量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DON的总检出率为87.44 %,超标率为27.14%。从地区分析,华中地区的DON污染情况最严重;从时间分析,相比较2012年DON污染情况,2013年相对好转;从样品类别分析,全价料的检出率要高于原料,而超标率则比原料的低,而且全价料中猪料的污染情况要比鸡料的污染情况严重。试硷二禾谷镰刀菌产DON条件的优化本次优化首先对产毒培养基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发现在玉米中的产毒量要明显高于小麦和大米。然后以玉米作为产毒培养基,用Plackett-Burman (PB)试验设计对影响禾谷镰刀菌产DON的变量(水分含量、温度、时间、接种孢子浓度和培养基的量)进行关键因子筛选,PB试验结果显示,就DON的产量而言,该模型显著(P<0.0001),R2为0.9869,最终的结果显示水分含量(P<0.0001)、温度(P=0.025)、时间(P=0.0038)是影响 DON产量的关键因子。最终的优化结果是,该株菌在水分含量为32.5%的时候,置于27℃培养25 d后,DON的最高产量达到61.82 mg/kg,比单因素试验时候的最高产量高26.45%。试验三 DON纯品的制备工艺研究本试验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来进行 DON的分离纯化。先利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醇进行初步的分离,发现只有乙酸乙酯中含有 DON;再对乙酸乙酯部分进行 DON的分离纯化,选择二氯甲烷-甲醇(17:1,V/V)作为洗脱剂,最后将含有 DON的部分合并浓缩,并置于4℃得到结晶24.5mg。经质谱鉴定并与DON标准品对比,证明该晶体是 DON;经HPLC检测,纯度高达99%以上。证明该套方法适合用来提取、纯化发霉谷物中的 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