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 (Linnearus:Fries) Quelet]是一种多年生珍稀药用真菌,由于其特有的药理活性,使之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并被誉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抗癌疗效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传统上有效成分通常是从桑黄子实体中提取,但是由于其野生桑黄资源稀少,人工栽培难度较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桑黄在医药领域中的开发和利用。对桑黄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可以缩短周期,节约成本,减小污染,是目前获取桑黄有效成分的重要途径。本实验通过液体深层发酵获得发酵产物,并对其抑菌作用、抗炎作用和延缓衰老作用以及减毒增效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对桑黄胞外多糖胶囊的制备工艺以及抗肿瘤和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实验结果如下:1.本实验对桑黄液体深层发酵产物中菌丝体不同溶剂提取物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热处理操作对桑黄发酵产物抑菌作用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 enteritid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等4种指示菌的抑制作用不同:菌丝体甲醇、正丁醇提取物和发酵液对4种指示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1563~0.625mg/mL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剧烈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由此推断,桑黄抑菌活性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为菌丝体甲醇、正丁醇提取物及发酵液;与此同时,菌丝体正丁醇提取物对4种指示菌的抑菌率均最高,且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仅为0.1563~0.3125mg/mL,从而说明桑黄菌丝体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能力最强。2.本实验对桑黄发酵产物中胞内、外多糖PIP和PI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急性炎症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的慢性炎症为模型,对其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桑黄胞内、外多糖PIP和PIE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1.68%和47.01%。同时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急性炎症模型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即对小鼠自身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提高。在抗炎效果上PIP和PIE显示出一定的差异,可能与胞内、外多糖结构上的不同有关。3.本实验以肉瘤S180荷瘤小鼠为实验模型,对桑黄发酵产物中胞内、外多糖PIP和PIE的抗肿瘤作用和对化疗药物的减毒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桑黄胞内、外多糖PIP和PIE具有对抗化疗药所致的体质量下降、外周血象异常以及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等毒性反应,并能有效提高CTX的抗癌效果,其中CTX联合桑黄胞内、外多糖PIP和PIE的最高抑瘤率分别为64.84%和68.96%。另外,桑黄胞内、外多糖PIP和PIE对荷瘤小鼠化疗后的免疫能力具有增强作用以及改善IFN-γ活性能力的作用,这也可能是其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之一4.本实验以辅料选择、颗粒流动性、颗粒堆密度、颗粒吸湿百分率等项目为考察指标,对桑黄胞外多糖胶囊制剂的成型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药粉混合方案吸湿百分率的测定,最终选取玉米淀粉作为桑黄胞外多糖胶囊的辅料。选用90%的乙醇进行制粒,效果较好,并于60℃减压干燥,整粒。经测定该颗粒的平均堆密度为0.553g/mL故选用0号胶囊,并调节装样量使每粒为0.4g。经测定该颗粒的平均休止角为32.794°,其流动性较好,易于分装。并测定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0%,因此,在桑黄胞外多糖胶囊的生产、包装及贮存环境中,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60%以下,以减少水份对颗粒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确保生产、包装及贮藏的顺利进行及成品的稳定性。5.本实验以肉瘤S180小鼠和肝癌H22小鼠为实验模型,对桑黄胞外多糖胶囊的抗肿瘤和免疫增强以及延长生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毒性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桑黄胞外多糖胶囊对小鼠肉瘤S180和肝癌H22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瘤质量显著降低,而抑瘤率则明显提高。另外,桑黄胞外多糖胶囊在发挥抗癌作用的同时也可有效提高肉瘤S180和肝癌H22小鼠的免疫能力,且在给药期间没有抑制小鼠体重的增加,其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桑黄胞外多糖胶囊还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长肉瘤S180和肝癌H22小鼠的存活时间,其中肉瘤S180低剂量组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23.97%;肝癌H22高剂量组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53.86%。经急性毒性试验测出桑黄胞外多糖胶囊属于实际无毒物质,为将其开发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6.本实验以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实验模型,并通过对血清、脑、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测定,对桑黄胞外多糖PIE的延缓衰老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黄胞外多糖PIE高、中、低各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显著提高血清、肝、脑组织中SOD和GSH-PX以及CAT活性,并降低其MDA含量,表明桑黄胞外多糖既能增强机体对自由基损伤的防御机能,又能有效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组织或细胞的损伤,进一步揭示桑黄胞外多糖可通过改善自由基代谢发挥抗衰老作用,并能够拮抗自由基损伤所致衰老小鼠的衰老过程。综上所述,桑黄胞外多糖具有抗衰老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活性氧以及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力有关。本文创新点:本文首次对桑黄胞内、外多糖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对桑黄胞内、外多糖对化疗药物的减毒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首次对桑黄胞外多糖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