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ya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指的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介的变化自然会引起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物质世界关系的变化。20世纪中期,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技术改变着人类和世界,印刷技术的出现以及随后电视技术取代印刷技术,使得社会的主导媒介发生变化和更迭,信息的传播方式、速度、质量等被改变,从而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相比较成长在前后两代媒介技术过度中的一代,从出生就完全在新媒介技术包围下的新一代,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上一代相异众多。在这样一种认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制造、传播、接受随着各类媒介技术的发展盛行,已经界限模糊,任何一个人都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这样三位一体的角色,这带来了人类认识和行为的新一轮巨大变革。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出生在媒介化的生存环境中,探索、认识和实践基本都要通过媒介。有大量的调查已经揭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社会已经生存在媒介中。中小学生作为千禧一代,媒介的大量接触改变了他们,也改变了社会传统的学生观念,深深的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可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教育界也积极的向外探索,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新概念新实践,在引进这一概念后,我国本土化理论方面的研究开始兴起。特别是2004年以后,以卜卫、陆晔、白传之、闫欢、张洁、李艳等人为代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进入高潮,同时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和机构开始在大学设立专门的研究团队或者针对大学生这一成年人群体开展媒介素养课程,深入研究媒介素养教育。这一过程中,我们大量翻译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从媒介素养发源地英国、大众文化中心美国、当代媒介素养教育先进国加拿大等,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如课程目的、教材、教学方法等,被我们所研究和重视,在对比国外经验过程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思考中国语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问题。进而,从2008年左右开始,我国各地开始有不少中小学学校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不管是独立课程还是融合课程,实践的开展是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发展,但是对于这些实践的整合总结工作却做得还不是很到位,这并不利于研究的深化和推广。因此,本文选取了几位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方面有代表性的课程实验,通过广泛查阅研究文献,总结梳理他们各自课程从设计理念到实施过程的细节,然后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和课程理论,从教育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共性之处,也找出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根据当前教育实际,提出合理可行的发展建议,从而为下一步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正> 颈肩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干扰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颈椎、颈椎旁软组织病变,造成颈神经根及其分支受压产生的一系列颈肩背疼痛、
<正>近年来,山东省水产加工业按照集约化、簇群化、产业化、外向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投入到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大潮中,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园区,规模迅速膨胀。目前,全省水产
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条码技术就是在这些技术以及图像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维条码技术因其读取速度快、成本低、灵活等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和果实产收的关键必要元素,植物氮同化及再利用过程中,无机氮(NH4+)必须先被转化为谷氨酰胺(Gln)这一有机态氮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
目的:对腰丛及其周围的组织结构进行可视化的研究,为微创手术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虚拟中国人"Ⅰ号女性数据集,重建腰丛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
一据说高尔基是这样创作<母亲>的:作者在索尔莫沃工业区举行的"五一"示威游行队伍中看到一位老妇人向群众宣传革命,并愤慨地讲述了他两个儿子为革命牺牲的经过.这使作者深受
在伟大丝绸之路复兴的新历史阶段背景下,结合全球和区域市场一体化,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这一最为重要增长极形成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空间组织问题。在欧
介绍了秦山第三核电厂人员电子清点系统的架构,着重分析了系统基础数据建立、集合点数据采集、系统间数据采集等技术细节,分析了数据采集对实物保护系统的影响。该系统与电站
为了获得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检测水中硫化物的方法,本文使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并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实验证明此方法操作简便、线性
氟是维持身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可以有效促进硬组织骨骼和牙齿的钙化,但摄入量过高则会引起氟中毒。人体所需的氟主要来自饮水,长期饮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