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比较临床上常见的不同类型瘢痕(扁平瘢痕、挛缩性瘢痕、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治疗后效果,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病特点、治疗手段及复发的可能原因,为今后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近7年214例患者住院治疗的病历资料,43例扁平瘢痕患者,其中34例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软化瘢痕药物涂抹,19例应用手术切除联合皮瓣修复及术后软化瘢痕药物涂抹;71例挛缩性瘢痕患者中,9例采用单纯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软化瘢痕药物涂抹,62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植皮(或)皮瓣修复及术后矫正固定或压力疗法、应用软化瘢痕药物;53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中,12例采用单纯手术切除联合术后压力疗法或软化瘢痕药物应用,41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植皮和(或)皮瓣修复加术后压力疗法或软化瘢痕药物应用的;53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同时也应用软化瘢痕药物或压力疗法,其中受年龄、病发部位限制不能行术后放疗的有7例。治疗半年内每月门诊随访一次,半年后每3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一次,随访时限为1年。通过临床观察和定期随访记录结果,比较不同类型的瘢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一般资料:230例病例中,实际随访患者为203例,有27例瘢痕患者失访。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103例,平均年龄35.87±17.7岁(1-64岁)。其中瘢痕疙瘩实际随访病例为43例,失访1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31.5岁(11-54岁),21例患者是因痤疮引起的,14例患者因毛囊炎引起,8例患者是由于外伤、手术及烫伤引发的。2)治疗效果:扁平瘢痕、挛缩瘢痕、增生性瘢痕患者均按时拆线,无伤口感染等情况,随访1年后,约有88.8%患者治愈,约有11.2%的患者术后较治疗前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基本能够解除病灶部位造成的功能障碍和满足患者对外观的要求;43例瘢痕疙瘩患者的治愈率约为67.4%,其中复发率约为16.3%,7例复发病例的病变部位是胸部(2例)和耳垂(1例)、面部(4例)发病年龄范围为16-31岁。3)对比不同类型的瘢痕的临床治疗结果,发现瘢痕疙瘩的治愈率较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瘢痕的治愈率,不同部位的瘢痕疙瘩复发率也不相同。4)研究的43例瘢痕疙瘩患者中,13例约在治疗后的7-14天出现皮肤红斑,放疗结束后约7天左右红斑逐渐消退,未发生切口裂开和感染等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出现色素改变,但在随访的1年中没有发现其他与放射线损伤有关的疾病。结论:(1)手术切除与非手术治疗复合应用瘢痕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2)瘢痕疙瘩的术后复发率较高于其他类型瘢痕的复发率,不同部位的瘢痕疙瘩复发率也存在不同,这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复杂发病机制与其特有的临床特点有关。(3)瘢痕疙瘩的复发可能与患者的发病年龄、解剖部位、病因、随访时限的长短等因素有关。